0403強震7縣市警報應發未發 初始破裂點非最大錯動量致誤差

值班人員將第一時間測站觀測數值,彙整為「地震報告」傳送,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採人員輪班、24小時作業不間斷,不過在0403花蓮大地震當天,7縣市警報「應發而未發」。

氣象署回溯當日,因為大規模地震破裂、過程複雜,「初始破裂點」並非「最大錯動量」,預警第一報的規模就有誤差。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解釋,「對於剛剛那種大地震,其實後面還有更大的一個錯動會出來,那是不是應該做一個預警、我們是不是先防範於未然就發,其實像第3報我們已經到7.2其實是可以發出去的,但是因為我們系統當初就沒有把他報出去,所以這個部分我們也要做調整。」

另外因應3到6個月內仍可能有較大規模餘震,氣象署在台北的超級電腦機房雖然號稱可耐震7級,但立法院交通委委員會關注,萬一受地震衝擊無法順利運作,如何啟動備援因應?

氣象署長程家平表示,「萬一發生巨災的話,在極端的狀況之下,到南區的時候我們會保留多少作業,當然最重要核心的部分,天氣預報這些基本的服務是全部都還在, 地震測報也是能夠持續運作。」

氣象署表示因應台灣位在頻繁地震區域,將持續增加測站密度,另外為防範「海溝型地震」,在南部海域開始佈建海底電纜,但因經費不足將採分階段建置。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花蓮地區傍晚連震超過10次 氣象署研判均屬0403餘震
花蓮海域連2震最大規模5.6 推測為403主震後應力轉移
昨18:36花蓮富里規模5.8地震 氣象署:3日內可能發生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