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2004年年末,發生南亞大海嘯,隔年2月,一間流動圖書館來到了慈濟的帳棚區,希望孩子們在災後還能夠繼續豐富視野。教育的力量深耕茁壯,也發生在美國。2011年,慈濟舊金山支會舉辦感恩午餐會,帶動學生向老師道感恩,同時募得資金,要幫助日本311震後重建。而在廈門,慈濟的衣衣不捨計畫,第十中學的學子一起幫忙整理打包,要把愛心送給弱勢。

●2021年5月2日 衣衣不捨送愛到甘肅

慈濟與廈門市第十中學合作,啟動公益行動「衣衣不捨.新衣送愛甘肅行」,從3月開始,每個周末2天,師生們排班前往環保站整理新衣。

廈門慈濟志工 魏美蘭:「14歲1米5,我今天幫你選一套你一定喜歡的衣服,你要抱著為好朋友選衣服的心態,所以呢,代表你要很用心地,要代表你的眼光,幫他選這套衣服。」

挑選、搭配、摺衣、裝箱,都由學生們來主導,在封箱前,也放上自己親手寫的祝福。

廈門十中學生:「馬良同學,你好,你的名字寓意真好,神筆馬良,我祝願您能夠像神筆馬良一樣,心想事成,加油。」

有鑑於快時尚的流行,大量被下架的新衣遭丟棄,2018年慈濟開始推動衣衣不捨專案,回收過季的新衣,經過整理分類甚至是洗滌後,再轉送給弱勢族群或團體,在第一年就送出近2萬件。

福建廈門十中與甘肅的三十里鋪中學,彼此互助多年,響應衣衣不捨,本日廈門十中的學生與志工,一同前往甘肅,親自送上新衣與生活包。

甘肅三十里鋪中學學生:「天空愈黑的話,星星就會愈亮,即使我們相隔得非常地遠,但是我們的心始終是一起的。」

●2011年5月2日 美國教師感恩周

5月的第一周是美國教師感恩周,慈濟舊金山支會陸續前往8所參與幸福校園計畫的小學,舉辦感恩午餐會活動。

可口素食餐點由志工料理準備,學生來當小幫手,服務師長,總共有近400位教職員參加,校長們也送來祝福。

時任泰勒小學校長 維吉尼亞:「為了幫助日本從強震海嘯中重新站起來,捐款我們還沒算完,但是應該有好幾百(美)元。」

時任劉貴明小學校長 瑪琳卡列哈斯:「我們募到超過600元,幫助經歷強震的海地,協助慈濟可以建學校。」

新冠肺炎疫情這3年,志工改為送餐和送禮物,今年將再次啟動餐會活動,表達對老師的祝福和敬意。

●2005年5月2日 南亞大海嘯流動圖書館

2004年12月南亞大海嘯,印尼亞齊數十萬人無家可歸,等待重建家園之餘,避難所人心惶惶,印尼政府設置流動圖書館,撫慰受災心靈,首站來到慈濟仰度帳棚區。

時任代縣長:「這是我們的希望,可以的話災民們可以看書,尤其是看宗教書,進而成為大家的人生方向。」

圖書館的書籍琳琅滿目,有適合大人閱讀的書冊,也有孩子喜愛的故事本,還有各種技能知識,超過1千種不同類別的書籍。

印尼亞齊學生:「我上初中一年級。(有了圖書館,開心嗎?) 開心。(為什麼?) 可以看書。(你喜歡看什麼書?) 故事書。」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行動浴佛車趴趴走 大街小巷共聚善念
卵巢癌腹腔溫熱療法 殺死殘留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