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今天,要回到2004年,慈濟印尼分會來到茂物的一所習經院,展開首度義診,20多年過去,這分情深遠綿長。2016年,聯合國舉辦了第一次的世界人道主義峰會,慈濟也受邀參加,而且是會中唯一的佛教團體。

●2016年5月23日 聯合國首次世界人道主義峰會

會議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慈濟是唯一佛教受邀團體。

土耳其慈濟志工 胡光中:「基本上有一個這個攤位,一個是樓上的攤位,樓上的是創新的一些產品,有關於人道方面、人道救援方面。」

土耳其慈濟志工 周如意:「基於對難民的尊重還有愛,所以我們有這個發明。」

慈悲科技研發產品和志工足跡,讓現場150個國家和民間組織6千位代表能更了解慈濟。

聯合國人文學科研究所主席 拉比:「我們希望以你們(慈濟)為例,讓我們共同努力。」

美國慈濟志工 曾慈慧:「這個就是整個宗教團體,怎麼在緊急災難,還有在整個難民潮、氣候變遷的時候,所應該扮演的一個角色,我們佛教徒就是起而行。」

慈善腳步不停歇,在聯合國人道主義峰會,期望結合不同領域力量,共同以人道主義精神消弭災難。

●2015年5月23日 福慧足獲ITEX國際發明獎

志工 鄧鴻吉:「霧氣出來之後,因為裡面有加香茅精油,聞起來非常香,而且又有消毒的作用。」

慈濟浴佛福慧足噴霧器,獲得ITEX發明金牌獎環保特別成就獎。倒入稀釋後的純露,雙手接近噴霧,節水節能衛生。

時任慈濟基金會專員 蔡昇倫:「沾那個水,可能第一個就考慮到衛生,那現在我們研發出來,你只要手伸進去它就會感應,福慧足就會感應,那它就會去噴,那你手直接接觸到的是純露。」

厚厚一本手繪圖,由上人指導,靜思團隊研發,佛陀腳印為造型,取名福慧足。

時任慈濟基金會宗教處組長 劉家芸:「福慧足的當中有福有慧,也象徵當我們彎腰這樣子禮敬諸佛的時候,也承接佛陀的福德智慧。」

佛教福慧兩足尊,蘊含慈悲與智慧,在慈濟浴佛大典時使用。

●2004年5月23日 印尼習經院首度義診

吟唱印尼傳統歌謠,迎接慈濟志工、人醫會。從協助看牙到身體檢查,這是慈濟印尼分會首度到茂物縣奴魯亞伊曼習經院,學生全都來自貧困家庭,為孩子們視力檢測還配鏡,志工定期訪視。

慈濟人醫會醫師 茹思:「我們不能只做治療,收集資料知道病因出在哪,大部分的疥瘡是因為衛生不佳造成的。」

將近20年關懷,一度受新冠疫情影響中斷,疫情趨緩,隨即恢復義診。

慈濟人醫會醫師 安德雷亞斯:「我是天主教徒,不管我生命還有多久,我都要把握時間參加義診。」

習經院宗教師 瑪布祖利:「我感到非常歡喜,因為將近2年大家沒有相聚,疫情讓我們意識到維持良好情誼很重要。」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農作物生病怎麼辦 植物醫師下鄉問診
瑪娃你要去哪裡呀?是否撲台周日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