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鐘生成美圖!Midjourney 出現以後,設計師會失業嗎?

真人、AI 分不清楚!毫無破綻的美圖機器是它?

AI 生成算圖工具「Midjourney」在開放 Beta 版本測試後,於臉書社團內迅速走紅。使用者只要輸入想要的場景、風格、題材、角色等關鍵字,AI 便會在一分鐘內生成出 4 幅精緻細膩、完成度甚至遠勝真人手繪的圖片。

Midjourney 並非首個主打「自動生成美圖」的 AI,但相較於類似定位的 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 所擅長的風格範圍極廣,且會自動推薦使用者與理想風格最接近的關鍵字。即使現在仍處於開發階段,未來透過機器學習的持續修正,客製化的製圖功能只會更加精準逼真,真人手繪與電腦產圖之間的差異,也會日益模糊,甚至無關緊要。

AI 也能幫企業量身打造網頁、排版、Logo?

儘管 Midjourney 可說是目前最廣為人知、具代表性的案例,但是這種透過演算法,在使用者告知需求後,自動生成相關視覺的技術,絕非設計界首例。事實上,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案例、帶來超出經驗範圍的靈感,向來是生成式設計/衍生設計(Generative Design)的鮮明特色。藉由短時間內的大量刺激,設計師能夠省去大量前期探索時間,並將精力專注在定義問題與挑選方案上。

最經典的案例,是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的識別系統。透過巧妙安排光束在空間中的位置,設計方透過 AI 自動生成了 40,000 個排列組合,讓每一個實驗室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代表圖案。另外一個傑出的商業企劃,是由奧美替 Nutella 操刀的個性化產品包裝,公司發行了限量 700 萬罐的 Nutella,每款都帶有不同版本的品牌圖形標識,在僅一個月內就全數賣光。

除此之外,DesignScape 之前就曾經推出實驗性的自動排版建議網站,讓排版新手可以透過演算法建議,決定物件的擺放位置。甚至有企業推出了創造品牌 logo 的免費工具,只要輸入希望的風格、色系,就可以取得自動化生成的 logo。

生成式設計在商業上的嘗試遠遠不止於此。實際上,從網頁設計、使用者介面等生成式設計,早已經在各式應用中落地生根,試圖讓 AI 成為激發靈感的助手。

身為企業,該追求夠好的設計,還是高明的設計?

adobe 圖/Mahdi Gharib on Unsplash
adobe 圖/Mahdi Gharib on Unsplash

Midjourney 的出現,象徵了一次革命性的創新。也帶來一個關鍵的問題:如果某一天,任何人都可以靠自己生成美圖,那麼設計師所扮演的角色會因此改變嗎?又或者,換個角度想,企業與設計師合作,能帶來什麼獨特的價值?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要回歸到常見的使用情境中,才能完整地回答。設計師能提供的價值,取決於企業追求的是「夠好的設計」,還是「高明的設計」。

以前者來說,Canva 在近兩年的廣為流傳,便足以證明市場存在著明確的製圖剛需——面對一次性的活動,需要快速產出海報、傳單、社群貼文時,零設計基礎的初學者們需要一套快速上手的基礎工具,在高度緊縮的時程中盡量減低來回溝通成本,做出「夠好」的設計。

但是高度依賴模板、「夠好」的設計,同時也代表能夠較容易被複製,難以與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也自然無法在消費者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要打造出一套完整、獨特、延伸性強大的視覺系統,考驗的是設計師對於市場競品的全盤理解、對消費者心理的洞察,以及巧妙地將產品跟品牌結合的說故事能力。這三者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造就「高明」的設計。而儘管已有前文上述輔助工具的誕生,這三者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都並非生成式設計可以取代。

回歸到一開始的問題,筆者個人認為,未來若快速生成大量參考案例、提供排版建議的生成式工具邁向成熟,新手設計師的確可能在接案時,因此面臨更大的比較壓力。然而,即使如此,對商業問題的洞察、對產品與品牌的詮釋,仍然是造就品牌差異的關鍵。也因此,即使生成式設計將提供超出想像的豐富靈感,定義問題、擬定完善解決方案的職責,終究得回歸到設計師身上。

更多報導
Logo 到底該不該再放大一點?比商標小更嚴重的,是品牌對「失語」的焦慮
微軟、IBM 都搶著立「設計長」一職!除了包裝設計外,他還要做什麼?
極簡主義當道!Google、Burberry、英特爾相繼採用的設計語言有何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