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無颱風現象 氣象專家:自1951年至今共13次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天表示,統計1至4月無颱風生成的情況,自1951年至今共13次,最近一次是2020年。另一位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今年至今尚未有颱風生成,並非異常,只是有點遲了。氣象局則說,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7至10月,其他月份較少,尤其是12月至翌年5月間則更少。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天表示,統計1至4月無颱風生成的情況,自1951年至今共13次,最近一次是2020年。(取自賈新興臉書)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天表示,統計1至4月無颱風生成的情況,自1951年至今共13次,最近一次是2020年。(取自賈新興臉書)

中央氣象局表示,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系統尚無完整結構,但就資料來看環境是適合它持續發展,是否能進一步增強可能還是要等周末再觀察;若能成為颱風則是今年第1號颱風珊瑚。

吳德榮於「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表示,最新歐(ECMWF)、美(GFS)模式持續模擬,下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活動的跡象,是否能順利發展成今年第1個颱風「珊瑚」?需繼續觀察。以氣候平均而言,西北太平洋1至3月颱風生成總數約為1個,今年至今尚未有颱風生成,並非異常、只是有點遲了。

此外,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在臉書指出,1月至4月長期平均是1.7個颱風生成。根據統計,自1951年起至今,曾經發生過1月至4月都沒颱風生成的年份,包含2020、2016、2011、2009、2006、2001、2000、1998、1984、1983、1973、1964、1952。

至於颱風生成必須有哪些要素?氣象局說明,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漩渦。

氣象局說,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漩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漩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小時62公里或每秒17.2公尺時,就稱之為颱風。

此外,氣象局指出,颱風發生的環境,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大量的水氣,發生對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和不同秉性的風,且發生波動而造成漩渦等,此均以夏、秋季環境較為適合。過了秋季,太陽直射部分往南移,南半球東南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北半球能形成颱風的機會較少,所以在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7、8、9、10月,其他月份較少,尤其是12月至翌年5月間則更少。

(責任主編:莊儱宇)

更多相關新聞
9日起逐漸回溫 氣象專家︰周二至周五暖如夏 高溫飆30度以上
基市安樂區最低溫12.1度 首颱生成機率「大迴轉路徑」曝
下半天天氣回穩!專家:熱帶擾動有成颱機會
梅雨季何時會開始?氣象專家解答了
敏感族注意!汙染物易累積 中南部空品亮橘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