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就周休3日、還想變3天半…「芳療教母」溫佑君把員工當獨立個體在家工作:我願意給他們時間

▲肯園創辦人溫佑君。
▲肯園創辦人溫佑君。


「早年我們在做SPA時,連這3個字都要解釋。」肯園創辦人溫佑君在英國念書時,接觸到精油並學習芳療,1998年成立「肯園」。她以人文精神推廣精油,開設課程,在芳療界培育不少的學生,擁有教母級的地位。

過去,她每年都會帶舉辦香氣旅行,帶團到歐洲,她笑道:「我對地中海植物很了解,連當地人很驚訝我能如數家珍,有一次先生又聽到別人稱讚我,他說:『我猜,妳對台灣植物沒有那麼熟?』激發我想要認識台灣的植物。」

新冠疫情期間那裡都不能去,她潛心鑽研,與屏科大森林系楊智凱老師、種籽設計於2022年推出《療癒之島》一書,介紹台灣森林60種植物與香氣的人文故事,希望將來自台灣森林中的植物香氣推向國際。

「森林療癒在全世界蔚為風潮,療癒功效也很被醫療單位推廣;我們很少有機會走到2千公尺高山去拜會,將森林香氣帶到家裡,是比較容易執行的。」

溫佑君一直都是個先驅者,這一切源起於她在英國攻讀哲學研究所時,接觸到芳療,並帶進台灣。她說明:「90年代初期比較多的芳療從業者是在美容業裡;回來台灣後,我開始教授芳療,進入銷售經營(美容沙龍)產業。」

哲學系背景,讓她對芳療有不同的想法,「念哲學可以讓我在生活裡成為一個比較沒有疑惑的人,尤其現在職涯很少是終生制,社會的變動大於過去。」

「哲學的好處是能夠從不同角度、高度、深度看待變動的世界,當我在進行行動和規劃時能夠更清明。」

以SPA推廣精油 讓身心放鬆

成立「肯園」是因為溫佑君發現在教學工作中,有很多可以精進的地方,「在傳統的美容行業、教學是附屬,重心不太一樣,我思考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個可以教學為核心,有產品可以銷售的公司。」

初始,肯園以SPA推廣精油。當時民眾對精油、SPA還很懵懂,「25年前一般人沒有概念,會來SPA的都是工作很高壓的人,或是有海外經驗的決策工作者,需要紓壓管道。」

除了經營自己的SPA,肯園也進駐遠企、春秋烏來的SPA館,「在遠企開幕後的第一批客人是湯姆克魯斯等好萊塢大明星,外交部接待國外使節,大企業負責人等也是我們的客人。」

「SPA是用天然植物,以生活化的方式,將身心的糾結釋放開來。」

她認為現代人在高壓的生活中,非常需要SPA,漸漸的芳療成為了顯學。

芳療走入生活 推台灣植物

肯園成立的第二個10年,是讓芳療走入平民百姓,經營電商。同時,到中國教學、推廣。

近5年,肯園加入更多台灣的植物香氣。溫佑君舉例,在《療癒之島》一書中寫了60種植物,包括台灣杉、巒大杉、二葉松、牛樟、苦楝、楓香、扁柏、月桃等。

「我最想推的香氣是大家最熟悉又不熟悉的,如樟樹,長在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氣味,裡面有一個最好聞的味道,就是芳樟。」

「台灣有1/3的土地長著樟樹,這是中低海拔大量種植的植物,不管在數量或多樣性上,氣味的療癒力和應用上是最多元的,我希望幫助樟樹回復到過去的榮光。」

她也很喜歡南部常見的植物—過山香,「聞起來有黑松沙士的味道,超級放鬆;我家種了3棵,拔一片葉子,揉一揉、聞著就很紓壓。」

周休3日 公司仍穩定發展

大學念的是社會系,溫佑君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上,很有自己的見解,「我認為現代化的工作模式是落伍的,工作管理模式是前工業革命時代留下來的,但人和時代都改變了。」

公司經營到第15年,也就是2015年,肯園的體質強健、營運及營收都上軌道後,開始實施周休3日。

「現在很多人在探討周休3日,推行上有何困難?我們做了10年也沒有倒,它並不像一般老闆想像中那樣的困難,或是壓縮成長;肯園的發展還是很多元,整體進展還是很穩定。」

為何實施周休3日?她強調:「我們工作是在教大家經營或是創造一個身心平衡的生活,大多數同事的工作時間受限於社會主流,不可避免的會覺得工作占據生活裡的大部分時間,我希望大家可以體驗一下,工作和日常休閒可以再均衡一點,可以有什麼好處?」

「實際執行之前,我花了3個月的時間和不同單位同事溝通,大家原本會擔心工作做不完怎麼辦?也有員工會擔心,會不會減薪?這種事情未免美好得不像真實?」

在家工作 把員工當獨立個體

同時間,肯園也實施在家工作,溫佑君解釋:「公司有很大的比例是女性,結婚、生子、照顧家庭,一般的工作形態讓她們很難兼顧。」為讓員工兼顧家庭和工作,許多作業都轉移到網上,在疫情時得以無縫接軌。

她坦言,要讓員工在家工作,很挑戰管理者的控制欲和對管理的想像,「有一些人會覺得,員工一定要在我面前,但本公司老闆也不坐在公司。」她呵呵笑道。

「我很珍惜每個同事,把他們當成獨立個體。」

「相較於其他老闆,我願意給的是時間。」

肯園在實施周休3日和在家工作後,公司營運逐步成長。溫佑君進一步向員工提案,如果年營收連續2年破2億,未來可以周休3日半。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