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位文化人接力開講 共繪臺北文學藍圖

「共繪臺北文學藍圖-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邀集101位文化人交流分享
「共繪臺北文學藍圖-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邀集101位文化人交流分享
文訊雜誌社封德屏社長分享對臺北文學館的期待
文訊雜誌社封德屏社長分享對臺北文學館的期待

由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化基金會主辦,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策畫執行的「共繪臺北文學藍圖-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活動,從今(27)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大樓地下二樓正式展開,連續五天將邀請101位文化人與會,一同談論「臺北文學館的想像與實踐」,展開文學思辨與交鋒,並作為未來臺北文學館經營方向的參考。

 

應邀出席活動的臺北市文化局陳譽馨副局長表示,臺北市十多年來致力推展文學活動,包括臺北文學季、臺北文學獎等,讓民眾能輕易地接觸文學。除了活動之外,更需要一個場館作為文學基地,這也是許多文學界的先進們所殷殷期盼。雖然目前在城南有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許多活動,但仍需要一個功能更為齊全、場地大小更加合適的場館。這次活動邀集了百位作家、出版界先進和文化行政領域的專家一同交流,將作為未來推動臺北文學館的參考,也藉由民間的倡議,市府將會齊力合作,讓文學家真正擁有個具有歸屬感的家。

 

從6月27日到7月1日展開的「共繪臺北文學藍圖-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活動,將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文化人鍾永豐、張鐵志、鄧小樺,作家張曼娟、張貴興、朱天文,廣播人馬世芳、蔡詩萍、朱國珍,出版人王榮文、郝明義、林載爵、趙政岷,學者陳芳明、廖咸浩、單德興等重量級人士,以10分鐘的短講形式描繪出個人對於的臺北文學館想像與實踐可能,透過不同領域的專家,如作家、出版人、學者的意見交換與交流,期待開展對於臺北文學的思辨、館舍建立的策略等多元思考。

 

此外,相對於既有的各地文學館,臺北文學館將不只是「地方文學館」,更可成為「國際城市」間不同文化交流、薈萃的文學館。因此活動邀請名單更擴及香港文化人,如陳國球、鄧小樺、廖偉棠等;馬華文學作家與研究者,如李有成、張貴興等,以倡議香港文學生活館之例提出有力建議,或是將留學臺北經驗、臺灣出版的影響力,延伸出臺北作為文化城市的軟實力,將臺北文學館打造為具有國際級規格的城市文學館。

 

文訊雜誌社封德屏社長在20年前曾提出成立臺北文學館的構想,但最後都功敗垂成,近期在北市府的支持下,讓多年來無消無息的臺北文學館露出一線曙光。談到臺北文學館的未來,封德屏社長表示,近10年來以文學為核心的跨域合作相當蓬勃,希望能藉此方式,將內容體或漫長的紙本,透過各種傳播媒介,讓更多喜愛閱讀和文學的朋友共同參與。臺北文學館除了讓熱愛文學的人有歸屬感外,還將策畫典藏、活動及展覽等,宛如穿越時空,將過去的文學記憶串連到年輕世代的作家和讀者。

 

本次活動精心設計了砌磚活動,宣示著臺北文學館之成形,每位文化人短講結束後,會將接力放置簽有姓名的紅磚,象徵百位文化人對文學的傳承與對臺北文學館的期待,也寓意著眾人齊心協力「為臺北文學找一個家」。「共繪臺北文學藍圖-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活動即日起到7月1日,邀請民眾與101位文化人共襄盛舉,更多活動和報名資訊內容可上文訊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