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掀論戰 葉丙成點出台灣教育問題:考試不考就不教

108課綱減少古文篇數,引發外界質疑「去中國化」。對此,台大電機工程系教授葉丙成指出,課綱的精神,是老師可以選用自己適合的教材,但問題是考試不考的內容,學生就不想學,老師也教不動,在家長的壓力下,老師也不敢花時間教考試不考的東西。一切以考試為最終目標,這才是台灣教育的真正問題所在。

葉丙成在臉書提到,課綱的精神,是老師可以選用自己適合的教材。現在的學測,也不是以課綱建議哪15篇就是只考這15篇,所以老師有自由選用自己想要的文章。真正問題是,學校段考都要統一範圍,實務上都以課本的範圍考。沒有在課本上的選文,某個老師自己選用的文章,就很難在段考出現。

「這時候問題來了,老師的教學,是不是考試不考,就沒辦法讓學生想要聽?」葉丙成說,如果老師的教學很殊勝,就算沒在考試範圍內學生也能聽得津津有味、很想學,那老師要用甚麼課本沒有的文章都可以。

葉丙成表示,真正的問題不是那15篇有沒有選這篇,真正的關鍵是,在學生與家長的各種壓力下,老師得去在意考試段考的成績,所以不敢花時間在不考的東西上。還有的老師,他的教學只能靠考試有考才能驅動學生學,沒有要考的東西,就無法說動學生學。

葉丙成指出,考試不考的內容,學生就不想學,老師也教他不動、在家長的壓力下,老師也不敢花時間教考試不考的東西。一切都以考試為最終目標,從國中開始,師長都只靠考試的壓力來驅動學生學習,這才是台灣教育的真正問題所在。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