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台灣製造業PMI為43.9% 連續5個月緊縮 中經院:明年上半年難好轉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日公佈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指數回跌1.5個百分點至43.9%,呈現連續5個月緊縮,至於PMI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也連續7個月呈現緊縮,所幸指數微幅回升0.5,來到25.3%。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直言,明年上半年的需求無法明確好轉,全球主要央行持續緊縮貨幣政策,製造業因終端需求仍未好轉,加上營業成本攀升,上游大廠持續由供給面調節存貨,縮衣節食、等待落底訊號,但對下游及無話語權的企業,只能賠售以去庫存,「努力撐著」避免資金斷鏈。

圖片
張傳章分析,11月PMI連續7個月呈現緊縮,但在庫存部分已經出現消化的情況。徐筱嵐攝

中經院指出,11月製造業PMI五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存貨緊縮。六大產業全數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緊縮,依緊縮速度為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15.4%)、電子暨光學產業(22.5%)、交通工具產業(27.1%)、基礎原物料產業(29.1%)、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31.4%)與食品暨紡織產業(35.2%)。

在庫存部分,11月PMI五項組成指標中,包含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僱用數量、供應商交貨時間、存貨指數皆未再大幅下跌,但廠商仍多觀望。張傳章說,依產業不同,廠商消化庫存的速度也不同,原物料、成熟製程部分相對樂觀,預估明年第2季就可能落底,但消費性電子產品、工具機產業,尤其是出口到歐美地區的廠商相對悲觀,恐怕需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落底。

歐美恐陷停滯性通膨+白紙革命 都對台灣出口造成衝擊

明年歐美可能會有停滯型通膨,對台灣是否造成影響?張傳章表示,從S&P Global預估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1.5%,美國負成長0.2%、歐洲也是負成長0.5%,在經濟下行風險大幅增加,對出口有不利影響,從連續兩個月外銷訂單負成長可看出端倪。若以全球角度來看明年,發生停滯性通膨的地區,以歐洲的機率最高,歐洲雖然不是台灣前兩大出口國,仍會影響我們的出口。

至於白紙革命對產業的影響,張傳章認為,還須持續觀察,短期對廠商一定會造成影響,但為了抑制白紙革命,中國大陸有機會放寬清零政策,可拉長至中長期來看,對台商的後續效應。

另在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雖然在10月一度中斷擴張呈現持平,但11月回升2.2個百分點至52.2%,再度呈現擴張。除了批發業回報緊縮以外,其他七大產業包括住宿餐飲業、資訊暨通訊傳播業、教育暨專業科學業、營造暨不動產業、金融保險業、零售業與運輸倉儲業都是擴張。

NMI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雖然連續8個月緊縮,但指數上升3.8個百分點,為37.4%,值得注意的是,在八大產業中,只有住宿餐飲業連續6個月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擴張,其他七大產業都呈現緊縮。

圖片
陳馨蕙指非製造業NMI雖然回升,但展望未來六個月,只有住宿餐飲業對未來持樂觀態度。徐筱嵐攝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研究員陳馨蕙分析,非製造業與內需產業因11月股市反彈、世界盃周邊效應、年底結案旺季、國內疫情趨緩旅遊與餐飲需求回溫,以及雙十一節慶推升內需物流客運,金融保險業、資訊暨通訊傳播業、運輸倉儲業的商業活動與生產指數分別大幅攀升10.0到30.0個百分點,連帶推升全體非製造業的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同步由緊縮轉為擴張。

陳馨蕙強調,內需產業其實是「內熱外冷」,出口相關以及與製造業聯動高的產業仍對未來看法仍保守,才會出現八大產業中僅住宿餐飲業對未來看法持續樂觀。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