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位柏克萊校友為諾貝爾獎得主 國際學生中台灣是第五大來源國

目前美國在台求學學生約有3,100名;台灣在美留學生則有2萬餘名,其中約有博、碩、大學生共250人就讀有110位校友為諾貝爾獎得主的UC Berkeley;2020年後UC Berkeley共錄取21名台灣博士生,往後5年,每年可再遴選5名台灣博士學生去就讀。Berkeley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人數統計中,台灣是第五大來源國。

為加強我國高教學生國際視野,全台頂尖大學與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在交換學生交流熱絡,為拓展台灣學生的國際視野,在大學部之外,教育部今(17)日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簡稱UC Berkeley)續簽署「臺灣-柏克萊加州大學獎學金」合作備忘錄,以鼓勵台灣優秀學子赴UC Berkeley攻讀博士學位。

事實上兩國學生在大學部就熱絡往來,不少大學部學生赴美擔任交換生一年,在學習事物的技巧上就能出現不同思維。台大機械系一名交換生就指出,每一個環節(尤其是釐清題目所代表的物理模型)都至關重要,也必須要時常利用office hour去找助教和教授討論,上課的方式和臺灣大不同;課程都會提到很深的理論,但作業都會討論很務實的應用題,更重視思考與運用,也因此美國大學生相對於臺灣大學生更信任自己的專業能力。

交流擴展到博士領域,「臺灣-柏克萊加州大學獎學金」合作備忘錄於2017年首次簽署,當時僅限化學領域學生申請。2020年雙方換文續約,擴大至全校各領域皆可申請,期間共錄取21名台灣博士生。本次為雙方第2次續約,效期5年,每年可遴選5名台灣學生,每位受獎生獎助期限原則為4年,由教育部與該校共同分攤受獎生的學雜費及生活費。

葉丙成表示,教育部支持優秀學子赴國外頂尖學府深造,本項合作除深化雙方合作關係,亦可鼓勵年輕世代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尤其對於想要了解最先進的學術研究內涵,成為頂尖國際學者的青年朋友,本項獎學金將可幫助累積充沛的學術量能。

台灣自2020年與美國簽署「台美教育倡議」以來,雙方在教育上的合作越加緊密;目前美國在台求學學生約有3,100名;台灣在美留學生2萬餘名,其中約250人包括博士、碩士及大學生就讀UC Berkeley;教育部非常歡迎UC Berkeley學生來台進修或學習華語。校長克萊斯特(Carol Tecla Christ)致詞時指出,「台灣是UC Berkeley重要的學術和研究合作夥伴,與我們的校園有著長期而深厚的聯繫。本校很榮幸在我們的長期合作關係中歡迎受過傑出教育和訓練的台灣學生前來就讀;在UC 有110位校友為諾貝爾獎得主,Berkeley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人數統計中,台灣是第五大來源國。」

教育部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0所世界排名百大的國外大學與教育部合作設置博士生獎學金,計培養387名青年學者。UC Berkeley的學術影響力享譽全球,歷年已有110位校友為諾貝爾獎得主,本項計畫將可延續及深化與UC Berkeley等優秀學府間的學術合作交流,共同培育頂尖人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為世界學術的知名學府,在眾多權威的大學排名裡名列前茅。在過去十年,柏克萊連續被《華盛頓月刊》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為全美國公立大學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