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2006年的今天,慈濟泰國分會首次在曼谷舉辦冬令發放,讓當地老殘貧弱可以溫飽。隔年,台中慈濟醫院啟業,關愛腳步踏進信望愛智能中心,舉辦義診,慈善結合醫療,守護院生的健康。

●2020年11月18日 慈善永續獲獎

由台灣企業永續學院主辦「第13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慈濟基金會首次參加,獲頒政府NGO類「企業永續報告獎-金獎」及「社會共融獎」,是全台唯一獲獎的慈善團體,肯定善實力對社會的正向影響。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企業社會影響力的評估,如果以志工無償來講,我們得到50.3倍,也就是說我們收進來的一塊錢的善款,我們發揮到50倍的價值。」

慈濟《2018-2019年永續報告書》,同年9月也獲得SGS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發菁英獎。

台灣檢驗科技公司總監 鮑柏宇:「菁英獎就是我們整體構面的一個評估,展現一些永續發展的一些績效,那麼也展現一些行動。」

●2007年11月18日 信望愛智能中心義診

台中慈濟醫院啟業第一年,與信望愛智能中心合作,利用假日,為身心障礙的大小朋友舉辦免費健檢活動,年齡從3歲到50歲都有。

身心障礙兒家長 丁媽媽:「看可不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檢查出其他的病因出來,幫助我們很多,不然這樣子小孩子不方便帶。」

除了醫護人員,現場還有志工和大專慈青,總共動員300多人,照顧100多位學員。

家長 鄭瑞芬:「很感謝慈濟,像這次的活動辦得好熱鬧。」

自此台中慈院年年承擔健檢,期末學員成果發表,也借用醫院大廳做展示。

信望愛中心學員 小貽:「我覺得很開心,可以讓自己的照片展覽,我覺得自己表現得很棒。」

中區大專慈青關懷信望愛中心,更是成為年度重要的任務。

慈青 黃薰緣:「剛跟他們一起帶活動的時候,就發現他們真的很可愛,是一種非常質樸的氣息。」

醫療結合慈善與教育,共同守護慢飛天使。

●2006年11月18日 曼谷首次冬令發放

掛念棚巷區貧窮住戶,慈濟泰國分會展開在首都曼谷第一次的冬令發放。

小志工 麻諾:「(今天慈濟來發放,你跟誰來?) 我是跟奶奶來。(奶奶也是來領物資是嗎?) 是。(今天你來幫忙些什麼?) 來幫忙搬運物資、食用油等等。」

除了每個月定期的照顧戶發放,志工特地趕在新年到來前,為老弱殘病添衣送暖。

村長 萬差:「(感恩)今天大家為我們發放物資,願佛陀永遠保佑我們和慈濟人。」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周末晴朗穩定.溫差大 外出當心濃霧
因緣不滅法親情 師徒相聚話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