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專註冊率不及6成 40個博士班新生抱蛋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教育部今天更新「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109學年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總計12校低於6成,臺灣觀光學院墊底不及4成,各學制合計121個班註冊率掛零,其中6成5、79個碩博士班新生抱蛋,就連清華、成大、政大等頂大也難倖免;各校可用資金部分,明志科大、長庚大學居第1、2名,另有4校呈現負數;學雜費占總收入比率是觀察私校財務重要指標,臺北醫大、長庚大學等有醫學院的學校表現較佳,但也有67校占比超過6成,高度仰賴學雜費。

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每年更新網站資料,供社會大眾瞭解各校辦學狀況,109學年註冊率低於6成學校包括,明道大學、首府大學、基督教臺灣浸會神學院、建國科大、聖約翰科大、遠東科大、環球科大、東方設計大學、臺北海洋科大、大同技術學院、臺灣觀光學院、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根據教育部統計,109學年度博士班、碩士班、日間學士班(含四技)、二技、二專、五專等各學制合計有121個班別的新生註冊率掛零,比108學年度(132班)略減少。

進一步分析各學制,40個博士班新生註冊率掛零,國立大學以中央大學7個最多,其次是成功大學和政治大學各4個博士班,包含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政治大學外交系、清華大學經濟系、成功大學財務金融系、成功大學奈米積體電路工程博士學位學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系產業博士班等頂尖國立大學系所。

碩士班部分,39個系所新生註冊率掛零,其中超過一半是在職專班,清華大學全球營運管理碩士雙聯學位學程、中興大學物理系生物物理學碩士班等國立大學也掛零。至於日間學士班扣除在職專班和進修部後,有6系新生註冊率掛零,皆是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

教育部最新公布108學年統計,有4校可用資金為負數,包括中山醫學大學(負2億1898萬元)、真理大學(負6749萬元)、臺灣觀光學院(負1399萬元)、臺灣神學研究學院(負121萬元),另有43校學年度的資金增減情形是負數。

可用資金最多的學校依序是明志科技大學(71億8885萬元)、長庚大學(59億1438萬元)、亞東技術學院(55億6882萬元)、慈濟大學(46億3156萬元)、輔仁大學(38億102萬元)。

另一項新增的資訊,是學雜費收入占總收入比率,比率越高顯示學校越容易受招生情形影響整體收入,也是觀察私校財務的重要指標,根據最新108學年度統計,長庚大學、臺北醫大、中國醫大、馬偕醫學院等有醫學院的私校,辦學財源較不仰賴學雜費收入,例如占比都不到2成。

有宗教團體奧援的學校,也較不仰賴學雜費,例如法鼓文理學院、一貫道崇德學院、臺灣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臺灣浸會神學院等,另外,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有財團大力投資,學雜費收入也只占總收入的16.56%。

不過,也有67校學雜費占總收入比率超過6成,其中21校超過7成,占比最高的兩校是臺灣應用科技大學(80.19%)、僑光科技大學(79.97%)。不過這兩校今年註冊率表現都不錯,臺南應用科大為84.87%,僑光科大為90.75%。

109學年度註冊率表現較差的幾個學校,學雜費占總收入比率也都偏高,臺灣觀光學院的學雜費占比65.41%,聖約翰科大62.22%,大同技術學院61.63%

教育部今年修改「教育部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第3條,註冊率不再是專輔學校的指標,但第6條專輔學校自提改善計畫的目標中,仍包括「全校新生註冊率應達60%」。

教育部過去規定,註冊率連續2年未達6成,且學生數少於3000人,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的指標之一,私校退場也以註冊率6成作為「警戒線」或「淹水線」;不過今年教育部改變作法。

臺北醫大等有醫學院私校,辦學較不仰賴學雜費收入,占比不到2成。(臺北醫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