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2003年伊朗巴姆6.6強震,各地慈濟志工湧進災區,除了關懷發放,慈濟希望工程更在當地援建5所學校,2007年啟用。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外交部來函,希望慈濟伸援塞爾維亞南部難民中心,關愛至今一直都在。

●2015年12月28日 外交部來函伸援塞爾維亞

2015年12月28日,慈濟接獲外交部歐洲司來函,提出伸援塞爾維亞南部普雷舍沃難民中心。隔年2016年1月,德國志工首次前往勘查,走訪3座難民中繼站。3月由11國家地區組成的志工團隊,在塞爾維亞 展開首次難民發放。

難民中心人員 與 慈濟志工:「從這裡經過通往歐洲,每天有至少000人,志工提供冬衣等物資,一絲溫暖直入心窩。」

難民:「大家看起來大家都很開心,他們心裡想的是我們有新夾克了,或許是新年到了,謝謝慈濟幫助我們,對我們來說這就是禮物。」

2015年被視為近代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全球總共有1950萬難民,眾多難民抵達歐洲海岸,引發前所未有的歐洲難民危機,慈濟關懷在塞爾維亞沒有休止符。

●2003年12月28日 巴姆強震馳援

2003年12月28日,巴姆強震馳援,伊朗東南部絲路古城巴姆市,26日發生規模6.6強震逾5萬人死傷,7萬人無家可歸。

慈濟第一批緊急勘災賑災小組,在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裡,分別從台灣、約旦與土耳其趕抵重災區,勘災行動持續至隔年2004年1月,提供家庭醫藥箱、毛毯及生活用品,義診服務災民逾1200人次。物資發放到哪兒,義診服務就到哪兒,大巴士瞬間化身行動診療室,至於整個救援行動,持續到2005年3月,發放大米2500公噸,幫助8萬多人。

露天寫功課,貨櫃屋上學,校園重建不能等。2005年4月,伊朗巴姆慈濟希望工程正式動土,5所援建學校於2007年3月正式移交啟用,為慈濟在中東地區的第一個希望工程。

●2001年12月28日 花慈成立骨髓移植病房

2001年12月28日,花蓮慈濟醫院成立骨髓移植病房,無塵室等級。

時任花蓮慈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榮隆:「保證說這個它這個環境裡面,它的含塵量少於100,我們叫class100。」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不求什麼,只希望呢能在哪一個地方,需要去幫助需要去搶救的我們都很願意,不放棄任何治療可能。」

從早期以骨髓移植為主,再提升到周邊血幹細胞萃取,以及臍帶血應用幹細胞移植,至今在花蓮慈院接受移植患者近300例。

香港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友 古女士:「我從香港來,常常別人都問我一句話,為什麼來台灣,現在我是正港的台灣人。」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東北季風增強 北.東北部整天涼冷
歲末祝福點亮心燈 善法入心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