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項「人生夢想清單」找回年少心動感!

退休步入第三人生,沒有工作羈絆,還擁有更充裕的經濟條件,該找回對於生命的熱情,訂定屬於自己的退休清單。(圖/freepik)
退休步入第三人生,沒有工作羈絆,還擁有更充裕的經濟條件,該找回對於生命的熱情,訂定屬於自己的退休清單。(圖/freepik)

文/橘世代

退休步入第三人生 ,沒有工作羈絆,還擁有更充裕的經濟條件,不該是呆坐家中、看著枯燥乏味的電視節目,或將注意力放在兒孫身上,而是該找回對於生命的熱情,訂定屬於自己的退休清單。本篇諮商心理師將教您如何制訂清單,完成後又會有什麼改變呢?

外國媒體TODAY列出最多人推薦的50 項人生 清單,包含露營、旅行、學習繪畫、讀書、跳傘、一年讀百本書、來場浪漫約會、學習烘焙、當志工、培養運動習慣、考取學位、發布刊物、作品、修補關係等等,不只適合年輕族群、更提供給熟齡退休族參考。

15項人生夢想清單建議。(資料來源/TODAY 、 製表/橘世代編輯部)
15項人生夢想清單建議。(資料來源/TODAY 、 製表/橘世代編輯部)

杏語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林靜君說,退休後因為時間變多、收入改變、社會地位改變,更該制定個人清單,適時設定目標與限制,妥善的運用、規劃時間,將枯燥乏味的生活,轉變為豐富多姿的日常,除了上述美國版本的清單之外,台灣版的有更多熟齡族偏好去環島 、登玉山等。

她分享,可以適時反問自己「有沒有一直放在心上想去嘗試的事物?」或是「忙於謀生、忙著照顧家小、被生活責任給淹沒的懷念?」藉由反思羅列清單、把曾經心動的感覺找回來。

遺憾、未完成的夢 續寫入人生清單

林靜君表示,很多熟齡族會說「沒有想做的事情」,建議不用以效益的觀點思考,而是專注於可以開心的事務,退休後忘了身分證上的年齡,跳出框、探索自己,沒有嘗試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潛能,就如時尚老人林經甫的範例。

林靜君說,假設65歲準備退休、建議55歲就該即早安排,除了參考人生清單這類資料之外,透過回顧過往的生命歷程,找尋曾經的遺憾、未完成夢想,藉此執行、彌補年輕時期的遺憾。

比方說,為了一圓兒時棒球夢,除了到練習棒球外,也可以看棒球賽;或是號召三五好友完成計畫,她也舉例,身邊友人在50歲、號召周邊親友參與「50歲跑50公里」計畫,多年後回想起仍十分有趣。

為時不晚! 修補關係成為「人生禮物」

清單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一項是「修復關係」,她分享,人與人之間經常某些原因種下心結,成了彼此過不去的坎,經年累月之下,就算意識到問題所在,也可能拉不下臉主動求和,導致斷聯、關係破裂,很多人至熟齡階段早已不再介懷。

諮詢過程中,曾經遇到一對斷聯20多年的兄弟,直至某方願意破冰、修補關係,發現彼此早已不再因當年事情芥蒂,最終重修舊好,這段關係也意外成為「生命禮物」。林靜君說,善用退休時光完成人生清單,不但可以避免孤獨感 、也不會陷入「年紀大了沒用了」的負面思維,而當有了目標、對生活有也會產生「希望感」。

她表示,退休清單具體化執行目標,等同於是畫出地圖,讓達成率更高,而且在執行過程中,會增加人際拓展與交流的機會,還會遇到解決問題的環節與挑戰,完成後在心理層面會產生激勵作用,達到滿足與成就感,豐富退休族的日常生活。

更多橘世代相關文章

獨自徒步804公里,只為見20年未見、癌末老同事!一個人的朝聖,找回老後存在的意義!

懶得出門、交朋友?自以為「獨享孤寂」?晚年生活不要再這樣做

日本掀起「終活運動」!安排葬禮、立遺囑、人際斷捨離...完成人生最後必做1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