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組藝術家進駐「凱道部落」 接力創作挺原民

15組藝術家進駐「凱道部落」 接力創作挺原民

為了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爭議,由巴奈、那布和馬躍‧比吼三人組成的「原轉小教室」已經在凱道駐紮220天的時間,今(22)日來自花東、高雄、台北等地的15組藝術創作者在二二八公園內的「凱道部落」進行駐地創作的「還原——土地之歌」聯展正式開展,擔任策展人的創作者饒琴表示,沒有土地就沒有這些藝術,希望透過這些創作,讓原住民回家的概念能更被理解和貼近。 過去220天以來,在警方24小時日夜監視之下,原轉小教室夥伴在二二八公園和台大捷運站外重建生活,埋鍋造飯、舉辦凱道小講堂、教學古謠舞蹈、彩繪石頭、植花種菜、青年聚集學習、支持者撰文寫詩、藝術家進駐創作、表演工作者接力演出,藉由生活、創作與社會大眾溝通,凝聚共識的「凱道部落」也日漸成型。 15組藝術家在9月底時進駐凱道部落,開始進行為期10天的駐地創作,包括裝置、木雕、數位輸出、現代舞、攝影、畫作等,形式非常多元,其中也有一組創作者使用廢棄物重新利用創作。饒愛琴表示,在凱道部落的創作很特別,藝術家們感受著這個環境中的一切元素流動,然後再從自己內心出發,思考人和土地間的連結。 《水田不要賣》創作。圖/李秉芳 其中一組名為《水田不要賣》的創作,是以台灣原住民族權利運動先驅高一生的家書為主題「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守護著,水田不要賣」。創作者巴卡芙萊表示,這兩句話也預言著當前原住民族的處境。而另外一組《光復故鄉》的創作,則是以台灣原住民第一個政治家樂信・瓦旦的話語為名,「光復台灣,我們也應該光復故鄉,否則光復祖國之喜何在?」巴卡芙萊用人型廣告立牌的方式創作,盼能提醒現今的台灣社會。 《凱道部落石板屋帳篷》創作。圖/李秉芳 另外一組《凱道部落石板屋帳篷》創作者安聖惠則說,他看到巴奈在公園搭簡易的帳篷,地上鋪著不透氣的巧拼,一口氣就這樣住了兩百多天,感到十分心疼和不捨,希望能讓他們住的舒服一點,因此替這些帳篷搭上有遮陽功用的裝置藝術,希望能讓他們至少舒服一點,安聖惠講到一半就開始流淚,問到「不知道到底還要在這裡待到什麼時候」,一旁的巴奈也頻頻拭淚。 馬躍・比吼表示,目前已經有近萬筆文化藝術界的連署,包含導演侯孝賢、柯一正、王小棣、魏德聖、教授陳芳明、作家蔣勳、詩人楊澤、作家朱天文、小說家吳明益等學術、藝文界代表也支持他們,他們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議題,了解台灣原住民的處境。這個展覽會在二二八公園內持續展出到明年1月,讓所有經過的人都能看到這個「凱道部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