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首見!台商染瘧疾不幸死亡 疾管署:前往流行地應先服藥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瘧疾相關症狀。   圖:疾管署/提供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瘧疾相關症狀。 圖:疾管署/提供

[Newtalk新聞] 今年10月中旬1名50多歲台商前往奈及利亞,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回國後出現發燒症狀,經就醫檢驗確診感染惡性瘧,在發病6天後因病況持續惡化不幸死亡,為時隔18年首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預防瘧疾最好方法就是服藥。而惡性瘧為瘧疾中最嚴重的一種,未經治療死亡率幾乎100%。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感染的寄生蟲性傳染病,主要透過被感染的瘧蚊叮咬而傳播。常見的瘧原蟲有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和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和惡性瘧最普遍。感染者通常在7到30天內出現發燒等初期症狀,也可能伴有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不適。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周期性的畏寒、顫抖、發燒和出汗等現象,嚴重者可能引起脾臟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部損傷和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況。

林詠青說明,該名台商於奈及利亞停留約40天,返台後兩天出現發燒、發冷等症狀,到診所就醫後症狀持續,再次就醫時有心悸、胸悶等症狀,經檢驗確診感染惡性瘧。個案在發病6天後持續出現血壓偏低、多重器官衰竭、腦水腫及敗血性休克等症狀,為國內時隔18年來首例瘧疾死亡案例。

羅一鈞表示,瘧疾預防藥物是避免感染瘧疾的最佳方法,他表示該名個案即是感染惡性瘧,雖出國前有接種黃熱病疫苗,但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尤其是惡性瘧,為四種瘧疾中最危險的一種,如果發生腦部併發症而沒有治療,幾乎必死無疑,即使治療了,也有15%到20%的可能性會死亡。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12月11日共計5例瘧疾病例,均為境外移入,較過去三年(2020-2022年)同期為高,惟低於COVID-19疫情前(2014-2019年)同期,分別為4例外國籍及1例本國籍,發病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檢出病原體分別為間日瘧3例及惡性瘧2例,感染國家為衣索比亞2例、象牙海岸、印度及奈及利亞各1例,其中1例死亡。國內自2014年以來累計73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年齡以21-50歲為多(占67%),各月均有發病個案,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

台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盧佳文執行長建議,國人出國旅遊前,應先查看疾管署網站「國際旅遊處方箋」,了解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況,並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和旅遊計畫,到旅遊醫學門診進行專業諮詢和預防接種。

她也特別提醒將前往瘧疾高風險的地區旅遊,例如非洲、南亞、中南美洲等,建議在旅行前諮詢醫師意見及取得預防用藥,並在旅行前、旅途中及返國後依照醫囑使用瘧疾預防藥物,旅行期間也應採行防蚊措施,以降低感染瘧疾的風險。

疾管署再次提醒,秋冬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建議國人出國旅遊前應完成新冠XBB疫苗及流感疫苗接種;而若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在旅遊途中,也應落實良好衛生習慣及個人防蚊措施,以減少感染和傳播的可能性;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以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相關資訊請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吃「魔芋爽」半天狂拉7次!圤智雨崩潰:小學生腸胃受得了?
疫情解封旅運量持續攀升!桃機:明年上看4千萬人次

台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盧佳文執行長,向規劃出國旅遊國人說明出國前、中、後應防範各種傳染病。   圖:疾管署/提供
台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盧佳文執行長,向規劃出國旅遊國人說明出國前、中、後應防範各種傳染病。 圖:疾管署/提供
瘧疾相關症狀一覽   圖:疾管署/提供
瘧疾相關症狀一覽 圖:疾管署/提供
瘧疾相關症狀一覽   圖:疾管署/提供
瘧疾相關症狀一覽 圖:疾管署/提供
瘧疾預防用藥   圖:疾管署/提供
瘧疾預防用藥 圖:疾管署/提供
民眾若欲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   圖:疾管署/提供
民眾若欲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 圖:疾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