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校參與「雙語學伴」 學童用AI創作繪本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教育部今年續推「雙語學伴」計畫,25所大學提供培訓,鼓勵大學生透過視訊連線,陪伴中小學生學習,有大學生運用生成式AI程式,教學童創作繪本,刺激學習動機,服務擴及21縣市190所國中小,約3千名學生受惠。

教育部表示,民國111年開始推動「雙語學伴計畫」,每學期以1名大學伴,陪伴2到5名小學伴的模式,在固定時段線上見面,結合數位學習平台及線上語言學習資源。今年度計畫增加更多彈性,能協調更多元的開課模式,並開放小學伴同時選修英語、本土語兩種語言科目。

教育部召開全國工作會議,夥伴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計畫主持人陳怡安分享,大學伴運用生成式AI,帶領小學伴創作數位議題繪本的有趣課程,並融入生命教育、減少糧食浪費、促進身心健康等議題,讓學童更有興趣學習,且與真實世界接軌。

另1個夥伴大學、高雄大學計畫主持人賴怡秀提到,大學生擅長運用數位科技元素,引入課程教學,學校近期也引導透過設計任務(TBI)進行多元評量檢核,瞭解學童學習興趣是否成長。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政軒表示,過去數據統計發現,參與雙語學伴計畫視訊課程達10次以上的小學伴,學習表現明顯較佳,未來會持續鼓勵大學投入,使用數位學習平台,陪伴國中小學生課後學習。

國立高雄大學視訊陪伴,臺南市佳里區仁愛國小學童練習語言。(教育部提供)

高雄市桃源區興中國小學童,認真投入「雙語學伴」計畫。(教育部提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引導小學伴,進行數位繪本創作。(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