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水龍(1939-2015)─用音樂走過歷史

馬水龍(1939-2015)─用音樂走過歷史

二月我們才痛失蕭泰然(1938.1.1-2015.2.24),五月初,音樂家馬水龍教授竟也走了(5月2日過世,5月11日公開訊息)!不捨,哀傷,慟! 蕭泰然旅美三十多年,寫了許多虔誠、典雅的教會音樂,以優美的台語藝術歌曲和音樂史詩《1947序曲》感動了無數民眾;馬水龍出身基隆,留德三年,一生都奉獻給台灣,他用音樂走過台灣歷史半世紀。 一、經過戰爭、痛失慈父的成長過程 馬水龍出生於1939年7月17日,父親許阿枝是兼治療傷科、骨科的傳統漢藥仙。馬水龍幼年正值二戰如火如荼,他隨家人避居九份數年。1947年二二八事件,雖年幼,也見證了基隆港口的血腥。高二時因父親過世而中輟學業,為擔負家計考上基隆的「臺肥一廠」,擔任繪圖工作。遇到曾讀師範學校的李哲洋,啟發了他的音樂潛能。十九歲時決定走向音樂之路,靠自修考上國立藝專音樂科,主修作曲,受教於蕭而化、許常惠等人。為了學業和家計,他由日班轉到夜班,來回於基隆的工廠與板橋的藝專之間,日以繼夜地奔忙苦讀,於1964年畢業。當兵時,因猛爆性肝炎,差點丟了性命。這應該是源於五年藝專期間,工作、學業兩頭燒的過度操勞。 二、充滿台灣風情的鋼琴曲《雨港素描》 馬水龍初期的作品即顯現出他過人的音樂才華,鋼琴曲《台灣組曲》、《雨港素描》充滿了台灣風情,尤其後者,數十年來不斷的被演奏著,四個樂章〈雨〉、〈雨港夜景〉、〈拾貝殼的少女〉、〈廟口〉,是描寫在基隆雨港的生活印象和回憶,音樂中有雨聲、海濤聲、藍天、碧海、奇岩、細浪,不僅喚起許多人兒時的記憶與夢幻,也描繪了台灣青年成長時的愛情憧憬、基隆廟口的喧嘩熱鬧。 馬水龍33歲才出國進修,主要是他事母極孝,不忍為了自己理想讓母親獨居,因此在和鋼琴家許子珍小姐結婚,有媳婦陪伴寡母,並得到全額獎學金後,他才無後顧之憂的飛向德國。 三、留德期間的文化衝擊 1972-1975在德國雷根斯堡的留學生涯,讓馬水龍受到很多文化衝擊。有一次,一位傑出的韓國小提琴家到慕尼黑演奏德國三B(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他聽到德國的音樂院教授說:「德國曲目她演奏的相當好,但這樣水準的小提琴家我們這裡很多。其實,我們很希望聽聽東方的音樂。」然後說:「我們德國人一直以來都在發揚推廣德國音樂家的音樂,而你們亞洲人好像也是。」這番話激起了馬水龍的民族自信心,他思考著自己音樂文化的未來,想到國人的自卑和媚洋崇洋,就很痛心。於是越加堅定要走自己的路,不要一味模仿西方人,或成為只會演奏、發揚西方音樂文化的演奏家。私下裡他常說:「我們花那麼多力氣,培養一些假洋鬼子幹嘛?」「先有民族性才能成為世界性。」馬水龍體會到,十七世紀是義大利歌劇的天下,為何從十八世紀音樂重心轉到了德國?因為巴赫,先是從義大利音樂學習了很多,但是他融會貫通後,先創作了德國風格的音樂,然後才能成為世界性。匈牙利的巴爾扥克出生於奧匈帝國,是個有文化觀的作曲家,初時受德奧霸權影響,之後他的音樂語言吸收匈牙利民間音樂養分,並納入了附近國家、地區豐富的民間音樂,「感動」是創作的泉源。巴爾扥克最後成為舉世聞名、影響後世甚鉅的作曲家。 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文化發展和歸屬,一直是馬水龍關切的問題,不僅是自己的理念和行動,更在往後的音樂教育上積極投入。 四、走過戒嚴、深化傳統,《廖添丁》舞劇音樂正義凜然 馬水龍回台後,正是台灣藝術界尋求現代化,而民族主義高漲時期,他與舞蹈界合作,創作出《孔雀東南飛》、《廖添丁》、《竇娥冤》等舞劇音樂;他也突破了西樂界與「國樂界」老死不相往來的藩籬,以身受西樂訓練的背景為傳統樂器寫曲,如《盼》(十件傳統樂器的室內樂)、《清明》(梆笛、風鑼與混聲合唱)、《水龍吟》(琵琶獨奏曲) ;或在管弦樂合奏曲中加入戲曲鑼鼓等,如《玩燈》(管弦樂曲)。他的所有創作,幾乎都是來自台灣土地上的文化氛圍,民俗節慶、民間傳說、戲曲唱腔等,以《廖添丁》舞劇音樂(雲門舞集林懷民委託,1979年)為例,由於台灣人經常傳頌日本時代劫富濟貧的義賊廖添丁的故事,馬水龍自幼耳濡目染,本就充滿好奇,受委託後,他曾到淡水八里鄉的「漢民祠」,也就是廖添丁的葬身之處尋求靈感。第一次毫無所獲,失望而歸;第二次找到了一個牌坊「漢之民也」,和一個藏在蘆葦叢中的石碑「神出鬼沒廖添丁」,大受激發而靈感泉湧。 這部大作品共分為〈序曲〉以及〈大稻埕夜巷〉、〈日人宅第〉、〈霞海城隍廟會〉、〈淡水河畔〉、〈遇難〉等五幕(樂章),舞劇因為龐雜,之後幾乎不再演出,馬水龍的音樂則是成功而受喜愛,多半就以音樂會形式演出。這部作品運用了五聲音階,和鑼鼓、簫、笛、大廣弦(歌仔戲伴奏裡的中音胡琴樂器)等戲曲樂器和效果,是一首老少咸宜,充滿戲劇性的音樂。 馬水龍的另一首名作《梆笛協奏曲》(1981),讓他躍上世界舞台,歷久不衰。這首結合梆笛(傳統樂器)和西方管弦樂團的協奏曲,在1980-90年代開創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由於其序奏改編為中廣台聲音樂,輝煌而振奮人心,幾乎所有聽廣播的人都耳熟能詳。其樂曲解說中:「梆笛具有清麗、優雅、細緻、活潑的特色與明亮的音質,符合所謂的絲竹之美,能確切地表達出江南煙雨朦朧詩情,也能展現平原山川遼闊、壯碩的氣勢。」我曾問他:「老師您沒去過江南,只是想像吧,實際的經驗是不是應該是小時候在九份的體驗呢?」他給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並取得他的同意,在講課時,將「江南」轉換成「九份」解說。的確,在戒嚴時期,文化的中國理念被強化著,大家都不自覺的將一些想像跟中國連結。 五、音樂與繪畫的感通與啟示 走過民族主義,馬水龍更進一步深化他的創作。他在哲學、文學、美學、傳統音樂文獻各方面,涉及廣泛,繪畫、書法、寫作他也下過極大功夫,尤其在繪畫上。他說:「我自幼喜愛繪畫與音樂。爾後,雖然選擇了音樂為終身志業,但對繪畫的興趣狂熱始終有增無減。在已完成的音樂作品中,有幾首均與繪畫有著密切的關係。我認為,所有的藝術創作,雖因使用的素材不同或其表現的技法相異,但最終所要呈現的藝術本質,應是殊途同歸。」他嘗試建立音樂與繪畫的關聯,代表作有《意與象》(簫與四支大提琴)、《水墨畫之冥想》(九把大提琴)等。 六、表現在音樂中的豪情與俠義 90年代初,他擔任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院長,是當時唯一非國民黨籍的公立大學校長。他一生公正無私,嫉惡如仇,豪氣與俠義表現在作品中,除了《廖添丁》外,《竇娥冤》、《霸王虞姬》都在為世間的不公不義、歷史扭曲發出不平之聲。2000年,他為台灣政權和平轉移,寫下了《天佑吾土福爾摩沙》(在陳水扁總統就職典禮上演出)。在登上玉山之後,又受到李魁賢詩作的觸動,他創作了晚年的力作《無形的神殿》(2006年) ,三個樂章(夜畫排雲、日出、祭神) ,曲中有原住民歌謠的吟唱,有氣勢磅礡的管弦樂,將玉山的險峻、山中的禪機、面對大自然的謙卑,一一描繪出來,堪稱台灣音樂中的瑰寶。 七、為藝術教育鞠躬盡瘁 馬水龍的音樂作品充滿了洋溢的才華,早已躋身國際,但他為了文化的自主性,寧可犧牲自己創作的時間精力,不辭辛苦的傳播「重視傳統文化」的理念,並落實於教育行政;當年,他早已升等教授,但為了藝術生態,他努力不懈,親寫說帖,說服教育部、各界學者,千辛萬苦下,成功推動藝術教師升等得以用表演、創作、設計等成就。他在藝術教育的貢獻還有很多,實無法在此一一敘述。 作為一個藝術家,馬水龍有他的執著和個性,但他從不口出惡言;他為教育、為鄉土奉獻,任勞任怨。他心胸寬大、慷慨待人,為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掏腰包,從不提起;他獲得的資源,總是與大家分享,連批評他、扯他後腿的同儕,他也不排擠。他的學者風範、長者氣度、藝術家氣質,在在是台灣人的驕傲。 到了人生盡頭,馬水龍仍舊掛念著台灣的政治、社會、藝術教育的未來。他的過世,不僅是台北藝大痛失導師、音樂界痛失英才,更是台灣藝術文化界痛失典範。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