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摩加迪休」之戰 對美陸軍影響深遠
編譯王光磊/綜合外電報導
1/4個世紀以前,美國精銳的突擊兵與三角洲部隊等特戰官兵,在「非洲之角」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展開越戰以降最激烈的一場城鎮戰,並在短短數小時內遭受慘重傷亡,美國《陸軍時報》3日為這場「摩加迪休之戰」進行回顧報導,並分析相關經驗教訓對25年來美陸軍的影響。
2架黑鷹折翼 15小時漫長煎熬
美軍於1992年抵達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進行人道救援任務,但盤踞該地的軍閥艾迪德指揮其部隊,襲擊美軍與聯合國部隊,其中一場攻擊殺死4名美軍官兵,其改變了美軍派駐當地特戰特遣隊的任務性質,從蒐集情報,改為襲擊與抓捕艾迪德與其高級指揮官。
「摩加迪休之戰」發生在1993年10月3日至4日,原本也是一場類似且「輕鬆」的逮捕任務,但民兵以火箭推進榴彈(RPG)擊落2架黑鷹直升機後,整個任務陷入危機,接下來的15個小時戰鬥,10多名美軍陣亡,73人受傷,美軍遺體被民兵剝光衣服遊街的影像,更透過全球電視網的公開,直接震撼每個美國人的記憶。
血淋淋教訓:敵人不會等你準備好
「摩加迪休之戰」後,美軍透過血淋淋的教訓得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幾乎絕大部分參與此役官兵在接下來的軍旅生涯,都對於戰前準備極為重視,進而影響美軍所有單位。
以第75突擊兵團為例,「摩加迪休之戰」後,突擊兵大幅增加各種地形的近距離戰鬥射擊訓練─尤其是城鎮戰,除此之外,每個突擊兵都必須取得一定程度的戰鬥救生認證,因為在戰場上,美軍一般官兵與專業醫務人員的比例為48比1。
除此之外,美軍原本計畫「摩加迪休之戰」的突擊行動只會進行1、2個小時,所以許多參戰官兵都只帶了「基本彈藥攜行量」、沒有夜視鏡與其他裝備,有人甚至連水壺都沒帶,而在15個小時高強度作戰下,這些輕忽、大意與自以為是,往往成了致命關鍵。
戰術規劃失誤 輕忽民兵反制能力
輕忽、大意與自以為是,不只存在1993年的美國陸軍士兵心裡,參與「摩加迪休之戰」的計畫指揮官與參謀人員更因「勝利病」(Victory Disease)犯下致命錯誤─其先前已經6度使用類似的突擊戰術執行任務,就算民兵再欠缺組織與反省能力,也足以確立可識別與利用的反制模式。
除此之外,當時的美軍特戰部隊是完全的輕裝步兵,他們沒有裝甲車輛,配備的悍馬車沒有50機槍以外的重武器(如40公厘榴彈機槍),而且為避免附帶損傷,其空中支援也被限制為直升機的近距離空中支援,進而導致直升機一再盤旋,增加被擊落的機率。
25年來美軍任務之借鏡
「摩加迪休之戰」的影響,不只展現在1990年代中後半,美軍參與人道救援與維和任務的小心翼翼(以避免再次出現類似規模悲劇與損失)上,在這1/4世紀裡,無論伊拉克、阿富汗與對抗伊斯蘭國等作戰行動,包括強化官兵個人戰技體能、重視戰前準備、專業與紀律,以及積極尋求當地居民合作等經驗教訓,都與「摩加迪休之戰」相互印證。
除此之外,這25年來美軍參與的戰鬥,絕大部分的規模與強度,都難以與「摩加迪休之戰」相提並論,這也是為什麼那15個小時的經驗對美軍而言如此重要的原因。
「摩加迪休之戰」後,美軍很快地退出當地,索馬利亞也持續戰亂至今。圖為當時美軍大本營─摩加迪休機場。(達志影像/美聯社)
摩加迪休之戰」的美軍指揮官蓋瑞森將軍,戰後一肩扛起所有責任,並在索國軍閥艾迪德中彈身亡後正式退休。(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軍先贏得冷戰,又打贏第1次波灣戰爭,其士官兵在「摩加迪休之戰」都出現輕忽、大意、自以為是、欠缺準備等態度,帶來死傷慘重的結果。 (達志影像/美聯社)
「摩加迪休之戰」的美軍特戰部隊,既無足夠裝甲車輛,支援火力亦極為有限,一旦奇襲效果喪失,自然失去勝機。圖為當時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土耳其裝甲車。(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軍直到「摩加迪休之戰」後,才真正重視城鎮戰相關訓練。圖為當時搜尋民兵狙擊手的美軍。(達志影像/美聯社)
缺乏與當地平民百姓的合作,加上軍閥推波助瀾,讓美軍直升機墜毀後,成為當地人民「洩憤」的對象。(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