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外資股東發起「股東行動主義」 可成發聲明質疑影響多數股東權益

機殼大廠可成日前遭2家外資股東發起聯署,提案要求修改公司章程,將股利政策改回由股東大會決議。可成今(4/12)發出聲明表示,接連多年規劃配發不低於每股10元現金股利,優於市場平均,實施5次庫藏股買回總金額逾155億元,也居上市櫃公司之首,並註銷股本近12%,等同將處分泰州廠匯回資金做有效運用,可提升每股淨值、回饋股東。

可成指出,公司設有投資人關係部及發言人系統,負責與投資人透過各種公開管道溝通,尊重個別投資人投資主張,但少數股東為追求短期利益及報酬,打著「股東行動主義」旗幟,一再散播錯假資訊,對公司聲譽造成損害,對戮力經營的可成偏頗不公,亦影響多數股東權益,因此特此澄清。

可成並表示,為免錯誤訊息混淆社會大眾視聽,若再有惡意誹謗,公司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可成發出聲明強調,素來重視股東權益,過去7年(2015年至2021年)每年發放現金股利不低於每股10元,總發放金額逾540億元。轉型之際,感謝股東陪伴進入新階段,2021至2023年度也規劃配發每股不低於10元現金股利,換算殖利率達5%至6%,優於市場平均。

可成也說明,面臨國內外總體環境存在諸多挑戰,可成庫藏股實施除調整資本結構,也等同將處分泰州廠匯回資金做主動有效運用,提升每股淨值、回饋股東。

可成並表示,由原本鋁合金壓鑄工廠,經過30餘年努力,成為全方位機構件解決方案領導者。出售泰州廠前,可成過去20年營收年均複合成長率超過20%、平均毛利率逾40%,領先多數同業;無論研發設計能力、量產規模、品質管理、成本控管等各方面均已臻世界級水平。

可成表示,面臨產業結構性轉變,深知轉型非一蹴可幾;售廠迄今2年3個月,密切觀察市場狀況,將資源及資金優先投入具前景技術與市場。但2020年初疫情爆發,低利環境導致資金氾濫,優質標的被不合理拉抬,可成始終審慎評估。如今利率急升,景氣下行,金融市場陷入極大流動風險。可成一方面保有現金部位,另方面減輕產能包袱,具備極佳彈性與韌性應對各種變局。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