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雙年展 美術館成生態系統

旺報【本報系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據台電資料,去年全台發電量「火力全開」,今年從核二2號機啟動與否到深澳火力發電廠通過環評,均受到全民關注,這樣的議題不只在議事殿堂可見,在美術館亦可得到審視。2018台北雙年展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主題,策展人吳瑪利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以此論題,將美術館與館外環境連結。 作為策展人,吳瑪利指出藉著本屆雙年展也重新思考美術館的機制,一般的展覽往往囿於展期,難以發揮持續且長期的影響力;而美術館則能緩慢而有機地成長,細緻地回應周遭環境,延續它的生命週期。以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去關注不同的生態系統間如何建立關係。從藝術、理論、社會和政治環環相扣中,有助於理解生態系統如何產生、協作以及適應變化而再生。 吳瑪利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的策展理念,著眼於文明發展過程中,人類始終面臨環境挑戰,近幾十年,更是衝擊加速。政治、經濟在人類生存發展上,始終扮演著找尋禁得起時空考驗的永續計畫,而藝術家在此亦扮演自身角色,試圖開創新機制,思索新方法,在各種生態系統中觀察生物間脆弱的相互維繫及生物多樣性。 「這個議題對於位在亞洲海島的台北雙年展所在場域尤其重要。從農業過渡到工業社會,亞洲扮演著西方已開發國家的世界工廠角色,為發展經濟,大大犧牲了環境。」當台灣乃至亞洲許多新興城市,都因工業化、城市發展、全球經濟壓力而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 本屆雙年展試圖關注機制中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以及運作機制如何趨向於整體的共同利益,並以以台北市立美術館作為展覽的中樞神經系統,藉以向外擴展,在展館外引發更多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