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合一選舉回顧》十大公投案如何影響施政?2022年朝野相挺18歲公民權複決案 過關仍難

2018年九合一選舉綁了10項公投案,投票民眾大排長龍。圖片來源:REUTERS
2018年九合一選舉綁了10項公投案,投票民眾大排長龍。圖片來源:REUTERS

11月26日的「九合一」大選同時要進行「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投票,讓人聯想起4年前「九合一」大選的十大公投。4年過去了,當年那場邊投票邊開票,讓人投到一肚子火的10大公投,究竟對台灣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2022大選看Yahoo 掌握即時選情動態

2018年十大公投案結果,製圖:Yahoo奇摩新聞
2018年十大公投案結果,製圖:Yahoo奇摩新聞

一起來看當年10大公投案至今發展結果

第7案「逐年降低火力發電1%」:

由當時競選台中市長的的國民黨立委盧秀燕領銜提案,要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的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此案在54.56%投票率下,以79.04%的同意票通過。

結果:公投通過後,2019年火力發電量為2234.1億度,相較於2018年火力發電量2318.4億度,減少了84.3億度,減幅約3.7%,的確達到公投要求的目標。但2020年火力發電量又攀升到2302億度,比2019年增加68億度,增幅約3%,已經跳票。

第8案「停止新建、擴建燃煤電廠或機組(包括深澳電廠)」:

由國民黨立委林德福領銜提案,在54.51%投票率下,以76.41%同意票通過。

結果: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公投前於2018年10月12日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經濟部於公投後宣布,會依照公投結果,在公投2年內不會有新增或擴建燃煤基礎的規畫。

第9案「禁止日本核食進口」:

由郝龍斌領銜提案,要求禁止開放日本福島311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邊4縣市農產品及食品進口。在54.56%投票率下,以77.74%同意票通過。

結果:政府在公投3年內都沒有開放日本核食進口。行政院於2022年2月8日宣布在10天預告期後開放,2月21日正式公開解除禁令。

第10案「民法規定婚姻限一男一女」:

由游信義領銜提案,要求「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在55.80%投票率下,以72.48%同意票通過。

結果:該案要求《民法》不得納入同婚,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於5月24日起施行,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

第11案「國中小不實施同志教育」:

由曾獻瑩領銜提案,要求「國中小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的同志教育」,在55.73%投票率下,以67.44%同意票通過。

結果:教育部於2019年4月2日修正《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將性平教育課程的「同志教育」刪除,但同時新增「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及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治教育」等內容,仍包含同志教育意涵。

第12案「同志婚姻設專法」:

由曾獻瑩領銜提案,要求「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在55.75%投票率下,以61.12%得票率通過。

結果:同公投第10案

第13案「東奧正名公投」:

由紀政領銜提案,要求「以台灣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在55.89%投票率下,有54.80%民眾投下反對票,不通過。

結果:東京奧運仍以「中華台北」出賽。

第14案「民法保障同婚」:

由苗博雅領銜提案,要求「以民法婚姻章保障同性別兩人建立婚姻關係」,在55.37%投票率下,有67.26%的民眾投下反對票,不通過。

結果:同公投第10案

第15案「性平教育涵蓋同志教育」:

由王鼎棫領銜提案,要求「以《性別平等教育法》明訂在國民教育各階段內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且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在55.33%投票率下,有65.99%民眾投下反對票,不通過。

結果:同公投第11案

第16案「以核養綠」公投:

由黃士修領銜提案,要求「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在54.83%投票率下,以59.49%同意票通過。

結果:經濟部公告《電業法》第95條第1項自2018年12月2日起失其效力,等同廢除「2025非核家園」條款。雖然廢除該條文,但公投並未要求核電廠延役,民進黨政府仍依照原訂時程讓所有核電廠除役,「2025非核家園」政策並沒有受到影響。黃士修再提「重啟核四」公投,卻於2021年12月18日遭到否決。

去年「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四大公投都以不同意票高過同意票被否決,依照《公投法》的規定,公民投票公告結果起2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重新提出。《公投法》同時也規定,自民國110年起,公投每2年的8月的第4個星期六舉辦一次。由於被否決的提案不可能趕上2年後的公投,所以要4年之後才能再次提出。至於若提出內容相近的提案,則可能要看中選會審查的結果。

雖然同樣是投票,但今年「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和2018、2021的公投門檻並不相同。公投的門檻是只要只要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達所有投票權人1/4以上就通過。但修憲複決則要有效同意票超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才通過,門檻幾乎是倍增。即便朝野都表示贊成「18歲公民權」修憲,沒有任何反對的意見,但一般多認為要跨過選舉人總額1/2的門檻,還是有相當高的難度。

選情評論員單厚之:資深媒體工作者,在立法院泡了20年,曾任職中時、聯合、蘋果等多家媒體。

九合一選舉歷屆政治版圖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