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桃園農博創造7億元商機 共233萬參觀人次

(記者謝政儒桃園報導)2019桃園農業博覽會正式閉幕,桃園市政府於四年前籌辦農博,希望以低碳、綠能、科技、循環、智慧等面向呈現農業的可能性,在新屋連續舉辦三年。2019桃園農博以「農饗時光」為策展主軸,共規劃五大主題專區、16個展館,結合「全台唯一全園區碳認證博覽會」、「藍海經濟」「智慧農耕」、「零廢循環」、「實境解謎」五大亮點。展期30天吸引超過233萬3,900人入園參觀,為桃園帶來超過7億元商機,包括農委會的創新農機館,有1億4千萬元以上的訂單,投入的經費與總入園人次相比,用最少成本達成最大效益,創造許多不可能的奇蹟,也讓所有參觀民眾深刻感受到台灣新農業的實力、潛力與魅力。 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桃園農博是綠色生活的縮影,為全國第一個「全園區碳足跡認證博覽會」,總減碳量3044.7噸,更是全台第一個被獲頒低碳博覽會金質獎的博覽會。此外,園區首創農事智慧電網,坐擁2處光電廊道、風機、太陽光電屋頂等10處發電設施,今年展期9月28至10月27日,總發電量達11萬4592度,可供應392個家庭一個月供電量,全區電力自給自足,展現桃園循環經濟的成果。 也表示,農博閉幕後,綠能設施將繼續留下,綠色方舟、碳索生活、好客食堂、草地劇場等展館續保留,部分裝置藝術轉移其他場域展出。未來農博基地會轉型為環境教育基地,以嶄新型態繼續營運,作為環教活動、露營、音樂、展覽、市集、體育活動等場地,也會結合永安漁港及休閒農業區打造休閒觀光新亮點,讓新屋地區戶外活動更精彩。 也特別感謝所有參加農博的團隊,包括在地超過3,200位志工投入,在市府各單位通力合作下,展現展覽會場的品質,友善、效率與人本,以及桃園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鄭市長也謝謝連續三年不同的贊助企業,讓農博更精彩;並感謝中央單位大力支持,農博由市府編列1億8,000萬,農委會補助2億元,這是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的典範。 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桃園市府舉辦農博有成,將農業與觀光結合,成為盛大的文化活動,帶動經濟發展,形成複合式觀光休閒產業,值得大力肯定。 環保署長張子敬說,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博覽會,桃園市府與農博團隊把節能減碳、氣候變遷、以及更重要的永續發展概念結合在一起,讓民眾從中了解永續發展的意義,未來對環教推動一定很有幫助。 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表示,農博一天平均有8萬參觀人次,光「創新農機館」就有1億4千多萬訂單,非常不簡單。展覽如此成功,背後是一群默默付出的團隊,向他們致上最高敬意,農委會也會全力支援桃園後續主辦農業相關活動,期待桃園市府在農業有更好的績效。 (自立晚報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