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合一大選都要投票了,台北路邊廢棄車為何永遠開不走?

廢棄車輛佔用道路的問題時有所聞,雖然各縣市清潔隊在清理廢棄車輛上不遺餘力,可多年問題未見改善,不只讓臨停民眾倍感困擾,更有不少店家抱怨車輛擋住家門,影響生意,長遠來看,更可能影響通行,造成社區消防及交通安全等疑慮,為何這些車輛開不走,背後原因其實遠比大家想的還複雜。

廢棄車數之不盡,如城市隱形炸彈

資料顯示,各縣市廢汽車輛總數排名,依序為台中市、新北市、高雄市和台北市,這4個縣市,一年共拖吊2260輛廢棄車,但民眾實際走在路上,仍時不時看到廢棄車的影子。

不少人認為,廢棄車停在路邊不會有太大影響,同一位置即使廢棄車不在,也會有其他駕駛人的車輛停在同一位置。

但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直言,台北市街道狹窄,萬一發生火災,恐阻礙消防車的動線,以致人員要從更遠的地方步行至現場,延誤滅火工作。

📍2022九合一大選藍綠版圖大盤點 》全台章魚里神預測一次看!

此外,一些想臨停的民眾,本來能在沒有紅、黃線的地方暫停,卻因為現場被久停不動的廢棄車霸佔,迫使大家違規,不只駕駛人可能吃罰單,還可能影響交通動線,造成塞車回堵問題。

另外更有不少路口和行人通道,被這些車輛阻礙視線,無法看見來車,嚴重影響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過去台灣就發生不少,因為路口視線受阻,造成死亡事故的意外。

由此可見,廢棄車猶如城市內的隱形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炸,殃及池魚。

記者實際走訪現場,發現2台廢棄汽車從2022年4月停放到6、7月。取自Google街景圖。
記者實際走訪現場,發現2台廢棄汽車從2022年4月停放到6、7月。取自Google街景圖。

現行廢棄車處理流程

目前處理流程,無牌的由環保局直接處理,有牌的屬警察局權責,警察局在接獲民眾申訴後,會以書面方式通知車主,若車主還是沒有在期限內駛離駛離,便會在車上張貼公告,7至14天後進行拖吊。

這樣的做法雖行之有年,但效果仍有待改善,近日就有民眾申訴,文山區木新路三段一帶,仍看到大量長期停放的廢棄車。

投訴人指出,2台車停放超過一年以上,記者翻查Google街景圖,發現2台車確實從2022年4月就存在,顯示車輛至少已停放超過近半年之久。

記者實際走訪,周遭店家也大吐苦水,抱怨這問題反映數十次,還有一次里長、派出所、環保局都到場,還是徒勞無功。

環保局簡任技正黃寬助解釋「如果光是以車身髒污,來認定他是不是(廢棄),這也不太對呀!」

原因一|民眾忽視拋棄車輛嚴重性

至於廢棄車問題為何遲遲無解?黃寬助認為,現有的回收金,能有效且成功降低街上廢棄車的數量,相反應從教育方面著手,使民眾明白,自己的車要自行處理,另外也應加重拋棄廢棄車的相關罰則,雙管齊下。

另有專家認為,現時沒有針對拋棄廢棄車明訂法律。如控方要提出指控,只能根據「廢棄物清理法」,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5百萬元以下罰鍰,不過目前多數裁罰採最低金額,對民眾警惕效果相當有限,應拉高金額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原因二|「廢棄車」難定義

儘管現行法規有規定不管有牌還是無牌,只要滿足法律列出的其中一點,即可稱之為廢棄車,但實際執行起來又有一定難度,因為車輛屬於人民私有財產,不少清潔人員擔心一處理反而挨告,最終養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陋習。

1、經所有人或其代理人以書面放棄之車輛。

2、車輛髒污、銹蝕、破損,外觀上明顯失去原效用之車輛。

3、失去原效用之事故車、解體車。

4、其他符合經中央環境保護主管機關會商相關機關公告認定基準之車輛。

就像文山區樟腳里里長高林玉嬌透露,約2年前,一台疑似廢棄車停泊在其辦公室外已有多時,於是她向環保局要求拖吊,結果車輛被移除後,車主卻反過來提告,最後甚至訴諸法院。

因此,環保局不拖吊或廢棄認定標準不明確都是藉口,真相是擔心不小心惹上官司,倒不如不做不錯、少做少錯。

原因三|各縣市清除力度有限

此外廢棄車最多的4縣市,雖然一年拖吊近2000輛廢車。但檢視當中成效,會發現有很大落差,其中台中市,全年共處理1208台;台北市170 輛,即平均每月只處理14輛。

這樣的數量,也不禁讓人懷疑,全國廢棄車是真的相當稀少,還是行政單位不夠積極?

黃寬助解釋,除汽車部分,清潔隊也要處理廢棄機車的問題,台北擁有最多車輛,每月要處理高達350台,清潔隊員疲於奔命。

廢棄車無解?

總括而言,廢棄車問題不僅是違停,更不是單純報廢、清運的問題,各地政府應積極加強宣導,並提高執法力度,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獲得更大保障。

最後苗博雅指出,假若民眾遇到這種「合法卻不合理」的現象,其實應該找當區議員協助,以個案方式處理事件。

各縣市110年總汽車數與被拖吊的廢棄汽車數量,其中新北市未提供110年之數據,故採用109年。《城市學》製表。
各縣市110年總汽車數與被拖吊的廢棄汽車數量,其中新北市未提供110年之數據,故採用109年。《城市學》製表。

就以文山區案件為例,雖該車停在可停之處,但其行為已對其他使用者構成困擾,在得到地方同意之下,可要求工務單位加畫紅線。

不過苗博雅也提醒,只有公有土地才能用這樣的方式處理,萬一車輛在私人土地上,難保最後吃上官司。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城市學文章:
台北停車150能吃2餐太貴?50元車位秘點曝「假天龍人」挨嗆不懂
台北機車格收費比例達5成才減碳?黃珊珊2030永續交通10大目標
高雄人買停車格要多花8坪房價!七都中台北260萬平面車位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