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灣經濟四大難題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2021年即將結束,面對嚴重的疫情下,台灣經濟成長率達到6.09%,算是表現不錯。而明年因為國際景氣還是可以維持在4%左右的水準,因此台灣的經濟應該可以維持相當的成長率,主計總處預估台灣明年成長率為4.15%。雖然明年經濟成長率可能還不錯,但台灣經濟仍然面對不少的問題,值得政府與企業謹慎因應。

首先,新冠疫情何時能夠完全控制,仍將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因為新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快速在全球蔓延無法控制。而台灣不論官方或民眾對疫情都非常謹慎,因此可能國內外開放的時間會比大家預期更晚。也就是說,不但明年國外消費很難增加,即使是國內消費都不容易完全恢復。現在主計總處預估全年消費成長5.36%,但是依過去十年來每年消費成長約3%來看,上述數據會非常不容易達成。而如果消費成長只有4%,那麼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就可能出現保4的關卡。

第二,通膨何時可以控制是另外一個問題。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與財政部長葉倫都表示,現在討論通膨時不會再用「暫時性」(transitory)的說法,也就是說,他們承認現在的通膨已經不是短期的問題。造成這次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性通膨有幾個主要原因:一、全球經濟快速復甦,需求大幅增加,但是供給在短期內跟不上來。二、因為疫情導致許多原物料的供應不足,尤其是遇到塞港的問題,導致全球原物料大幅上升。三、這兩年因為美中貿易戰爭「供應鏈重組」,但是疫情又造成斷鏈的問題,導致全球生產秩序大亂,短期內似乎看不到解方。四、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因為去年以來美歐日等國紛紛採取所謂貨幣寬鬆政策(QE無上限),在貨幣供給大量增加的情況下,物價自然就會水漲船高。

台灣絕大多數的原物料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在進口物價高漲的情況下,廠商面對的躉售物價當然不會低,自今年4月以來,台灣的躉售物價指數(WPI)都在10%以上,導致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98%。然而,美國從5月以來CPI就超過5%,11月甚至達到6.8%,而且WPI更是高到8%與9%的水準。很多國際機構都預期美國明年可能從第2季就會開始升息,有些甚至預估至少要調升利息3次。

雖然台灣貨幣供給增加沒有歐美國家那麼多,但是過去一年來,台灣M1與M2的成長率大約維持在15%與8%的水準,此一成長率比起過去幾年都高出許多。雖然主計總處預估明年台灣的CPI為1.61% ,但是上周中研院最新的預估明年台灣的通膨將會達到2.04%。因此,為了抑制通膨,我們建議央行應該考慮提前升息,而不應該等到美國升息之後才採取行動。

第三,台灣明年面對的另外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五缺」的老問題,其中又以缺工和缺電的影響最大。在缺工方面,現在電子產業一枝獨秀,但是由於以台積電為首的高科技人才需求成長太快,台灣本土的供應一直跟不上來。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缺電的問題。民進黨政府全力投資的綠電成長速度太慢,5年內綠電的占比只增加1%左右,現在全部只占供電的6%左右,大約只夠台積電一家使用而已。現在公投結束,核四廠確定無法重啟,而興建三接雖然沒被禁止,但是桃園大潭電廠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供電。另一方面,台灣電力需求一直增加,電力供應已經捉襟見肘,未來幾年將是台灣供電的黑暗期,人民和企業需要先有心理準備。

最後一個問題是2050淨零碳排放的問題,雖然這好像是一個長期問題,但是因為歐盟在2023年就會針對一部分產品開始實施課徵邊境碳稅(CBAM),因此這個問題很快會成為全球的問題。而台灣高度依賴國際貿易,歐盟又是台灣很大的市場,如何因應這一個國際大趨勢,是政府、企業與人民都必需仔細去思考與面對的。(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