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迎聖嬰年?氣候災害仍大?鄭明典:需看強度大不大

已經連續三年反聖嬰現象,也造成不少國家出現洪災、乾旱、熱浪的氣候災害,現在歐美預測,明年可能會轉向聖嬰年,災害會來的更大嗎?在剛剛落幕的COP27中,對於各國的淨零碳排以及減少化石燃料的實際作為上,並沒有重大突破,專家分析,要控制升溫1.5度已經是難上加難,要如何減緩極端氣候來的傷害,全球各國都應該要更積極找出解方。

圖/TVBS
圖/TVBS

穿好裝備,潛到海底,志工將珊瑚幼苗移植到潮境灣保育區,這也是企業推廣的生物多樣性維護計畫中的一環,因應全球氣候環境的變遷,海洋生態也正面臨嚴重衝擊。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對台灣來說,從1998以來,其實有多次的這種海洋熱浪,造成珊瑚白化的這樣現象。然後最近的其實是在2020年,有一次很嚴重的白化現象,那2022年就是今年。其實我們北部海域的海溫,也是超過了過去30年以來,平均的一個最高值,這個時候的確是需要一些人為的介入,讓這樣的一個生態系,不會一夕之間崩解。」

在埃及舉行的COP27氣候峰會,剛剛落幕,為期兩周的談判中,對氣候暖化的實際作為,最大的成果,就是首度設立了損失和損害基金,但是在控制升溫1.5度,以及減少化石燃料的目標,仍然膠著。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在這次的會議前,其實各國有去更新他們各自的國家,自主的排碳的一個目標。那可是就目前來看,全球的升溫還是朝向2.8度,如果我們要達到1.5度,大概到2030年,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一個差距,大概每年會差到200億的這樣的一個排碳,如果簡單的換算,大概就是74個台灣的,這樣一個排碳量。所以你如何去把這個差距縮小,那會影響到未來幾十年,我們面對極端氣候,我們所能擁有的這個時間,因為越來越多的一個極端氣候,所以才會在這次聯合國的氣候大會裡面,損害與損失這樣的議題,受到各國的一個重視。」

圖/TVBS
圖/TVBS

身為台灣企業代表團的一員,看到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快,科技業者也積極投入減碳、永續經營,因為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不斷加快。

澳洲洪水沖毀農作物,還有歐洲熱浪乾旱襲擊,連續三年反聖嬰,明年將可能迎來「聖嬰年」,極端氣候,災害,可能還會更巨大。

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我們這一次的反聖嬰現象,它持續時間很長,但是它事實上幸好不是特別的強,但是聖嬰現象發展的時候,就是隔大概10年到20年,我們統計上一個特別明顯的、強烈的聖嬰現象,那種衝擊就會很大,不是單純要看是聖嬰反聖嬰。要看它的強度,開始有一些預測是說,明年會回到至少是正常年,有可能是一個微弱聖嬰。」

聖嬰跟反聖嬰,是一種大氣振盪現象,以反聖嬰年來說,冬季都會相較來的更冷,而隔年春季雨量也會來的少,對台灣來說乾旱缺水恐怕將再度上演,當到了2023年底,轉為聖嬰年,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升溫,造成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地區降雨量增加,紐西蘭和澳洲則會發生乾旱,要減緩這些極端氣候異常關鍵,就在於升溫速度有多快。

圖/TVBS
圖/TVBS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其實COP27跟28,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尤其是說COP27是在埃及,這種所謂的發展中國家,減碳比較不是那麼積極,它只重視防災預警的調適,所以其實COP27其實已經轉化成是一種,科技型的會展的形式,所以它現在它倒不會特別重視說,各國的淨零碳排有沒有達到目標,它反而是會放在說,有沒有科技可以藉由他們的,滿滿的很富有的錢財,能夠幫助國際社會做完這些事情。」

每一屆的氣候峰會,集結全球各國共同談判,提出對氣候變遷做出實際行動,但若只淪為口號,恐怕對控制升溫沒有實質幫助,氣候異常將成為常態。

更多 TVBS 報導
變天了!雨神攪局「跨年2地濕冷」 下波冷空氣元旦後報到
東北季風增強!北東持續陰雨 中南部溫差大
2022最後一周! 跨年元旦天氣搶先看
雨彈狂炸!北部整週泡水「跨年夜下最大」 這天冷空氣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