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將至 南加主要行業展望報您知

2022年即將過去,經歷三年疫情、聯準會加息、通貨膨漲、運輸斷鏈、大學錄取改制等等,即將到來的2023年對南加相關行業造成不同的影響;茲透過各行各業的預判,與市場的反應,新的一年,或看好,或看淡,業者提出的觀察與分析,謹供參考。

股市:最壞已過去

關於2023年股市,瑞銀金融的意見是,2023年整年股市持平,和2022年差不多。因為2023年1到9月美國都有1%左右的衰退,預計美國下半年聯準會開始減利息。總體來看, 股市最壞時候已過去,但最好時期還沒來,因為國際上有很多不明朗因素。

如中國預計全面解封是明2023年9月,烏克蘭戰爭有很多不明朗部分。但整個美國經濟受到掌控,房地產不會崩盤只是會調整,租金還會上漲5%。股票不能完全上漲,是因為美國很多公司2023年收益不會太好,增長幅度很慢,市場收益力度有限,股票主要波動會在第一季。

金融投資與財富管理專家林日昇對股市較樂觀。他表示,股市2023年頭三個月會很動盪,最大股票漲幅會發生在夏天6月到9月期間。通常股市都會在衰退見底的半年前漲回來,因此2023年年初會是買入好時機。相比大家偏向的保守型股票,他會增值高科技、生化、健康醫療的股票。

房地產:市場不一定崩盤

美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長達數年的「牛市」後,在2022年下半年遭遇拐點,加州地區獨立屋銷售量已連續16個月呈下降趨勢。唱衰房市的聲音此起彼伏,但也並不意味著2023年的房地產市場會一味走熊市。

結合分析,基本可以達成一致的觀點是,2022年的房地產市場降溫主要因為聯准會2022年一系列激進加息政策導致。為了遏制過高的通膨,貸款利率自年初至今已經翻了兩倍多,購房者的負擔能力被迅速削弱,這成為房屋銷售量大幅降低的直接原因。基於同樣的分析邏輯,如果聯准會在2023年放慢收緊腳步,利率回落,那麼如今房市的的走向也隨時可能掉頭。

近日公布的通膨和消費方面的數據已有明顯好轉趨勢,聯准會也在連續四次升息後放鬆了步調。如果經濟數據繼續釋放有利信號,也同樣會為2023年利率下行通道的敞開創造機會,對房市在2023年回暖仍存有預期。

另據富比世(Forbes)觀點,據以往經驗當房價和房屋銷售量的下跌範圍達20%至30%時,才會引發「崩盤」,而目前市場情況遠比此樂觀。

科技業:華生仍恐被裁

2022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科技業裁員之聲不絕於耳,絕大多數都是疫情期間蓬勃發展的高科技公司,眾多華生不幸捲入其中。

臉書母公司Meta11月宣布裁員1萬1000人;推特(Twitter)裁員3750人,幅度高達50%;Snapchat裁員1200人,相當於20%員工。惠普(HP)、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外送平台DoorDash、Lyft等都紛紛宣布裁員。

隨裁員潮越捲越大,被解僱的勞工當中,許多是持有H1B工作簽證的華人留學生。他們畢業於美國知名大學,曾無限風光地走進高科技公司,但一夜之間被通知解僱,不僅失去高額收入,還將失去在美居留權。被解僱的H1B簽證持有者,必須在60天內找到一份與原工作類似的新工作,或換成其他類型簽證,否則就得離開美國。

由於疫情期間的快速膨脹,同時面臨通膨、利率上升、美元走強、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等眾多因素,高科技公司2023年何去何從,在職華生是否還會遭遇持續的裁員潮。為應對動盪的經濟社會,一些高科技公司正在投資新技術,尋求發展新業務、保護利潤,否則時刻會被更具創新性的競爭對手超越。

倉儲業:不要盲目擴張

針對華人倉儲業者2023年的展望,UCLA經濟專家俞偉雄提醒華人業者,盡量穩紮穩打,不要盲目擴張,適時採取對策應對,度過這段時間。

他表示,從美國經濟長遠來看,倉儲配送物流業發展很有前景,尤其是經過疫情,倉儲業也有很大提升。但考量到近年來,尤其是2023或2024年,可能存在的經濟衰退,及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

而華人倉儲業者指出,預料2023年,倉儲業會進一步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人手不足壓力,優化智能庫存管理,減少物流不穩定導致負面影響。但庫存短缺和供應鏈問題將持續存在,持續靈活的「以防萬一」庫存策略,確保擁有滿足訂單所需的庫存。採用自動存儲和檢索方案,或是提供一個很好解決辦法。勞動力不足仍會存在,必然會提高倉儲自動化能力。優化庫房空間不再是長期選擇。第三方物流倉儲會持續增長。

旅遊業:繼續推出境遊

美國華人旅行社轉換思路,2023年繼續加大火力做美國人出境遊,將面向世界不同的旅遊板塊,不僅推出專為華人定製的旅遊產品,還會在旅遊品質上提高競爭力。同時對中國護照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將更受歡迎。

縱橫集團的CEORichard Sun表示,出境遊開拓新市場,讓淡季不淡。新開日本、泰國,巴西、哥倫比亞等新路線,同時歐洲線路選擇也越來越多。他們以美國十多個城市為中心,佈局不同旅遊產品。如果中國2023年3月開放,那回中國將成為旅遊熱點。他們現在是兩條腿走路,出境和入境都做。2022年最熱門的目的地是土耳其,因為對中國護照沒有簽證限制,2023年預計是泰國,當地也是落地簽證。

Sun表示,他們競爭優勢是酒店和導遊的質量,在國外選擇酒店側重安全方便和四、五星酒店及新舊程度,價位在市場屬於中上等的水準。

世紀旅遊的旅遊顧問Simon錢表示,2023年旅遊會比2022年更好,他們會推出更多旅遊產品。如歐洲2022年側重陸地遊,2023年會增加萊茵河和多瑙河的遊輪遊。亞洲國家如泰國和日本的旅行產品,也很受歡迎。同時拓展到南極極地郵輪這一華人較少觸碰的旅遊產品,專為華人定製,更適合華人。同時拓展到非洲板塊,設計北非和東非相關的產品。

旅館業:保守觀望前景

旅館業2023年有很多不明朗因素,通貨膨脹和升息壓力,讓華人旅館業者多數採取保守觀望態度。

南加州台灣旅館業同業公會顧問汪蔚興表示,現在還看不清2023年的前景,通膨和利率都在影響旅館業。很多旅館業者貸款都是浮動利率,浮動利率調整對他們是巨大壓力。現在升息壓力還在不斷增加,尤其美聯儲放出依然會持續加息的消息,讓大家對未來會有顧慮。

汪蔚興表示,旅館員工缺乏一直都是業者的困擾。雖然入住率現在普遍都恢復正常,但2022年假日季入住表現迄今並不耀眼。入住率恢復是疫情後的短暫增長,還是真正恢復狀態還不確定。雖然華人旅館業者採用浮動利率貸款的比較少,但是華人業者多數較保守。因為現在這些不定數,導致華人業者未來對房地產投資不多。

大家普遍認為形式會比較嚴峻,市場大方向不管是旅遊還是商務活動都面臨挑戰,只是目前還不清楚會有多嚴峻。入住房租也在持續上漲中,今2022年到10月加州平均漲幅和2021年同期比為14.6%,未來還會繼續上漲。

華資超市:行業熱度不減

華洋超市在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可謂一枝獨秀,並可望在將到來的2023年繼續看好。

新冠疫情重創百業,但全美超市卻基本持續維持行業熱度,不少商家的生意甚至比疫情前更上層樓。疫情期間大批餐飲商家被迫關門,比例巨大的民眾轉為在家自烹自食,即便在2022年各行業全面重啟之後,許多家庭依然繼續三年來形成的傳統,讓以販售食材為主的華洋超市,不僅占盡先機,而且賺得滿盆滿缽。

但對於華資超市來說,新的一年可能繼續面臨幾十年罕見的通貨膨脹,帶來的食材價格驟漲壓力。不少民眾表示,食材大幅漲價,使他們開始重新審視餐館外食的價位,尤其大型餐館以大宗食材批發價獲得的優惠,不見得低於民眾自己做飯的成本。而亞洲和中國進口食材大幅度漲價,也使民眾自己做飯的成本進一步加大。此外,非華裔和亞裔超市也開始以更優惠價格全面競爭市場,尤其是美國本地出產的蔬菜水果和魚肉生鮮,使得更多民眾在新年的日常食材採購中更加習慣貨比三家。

車商:價格有望下降

根據摩根大通(JP Morgan)的預測, 2023年,新車價格預計將下降2.5%至5%,二手車價格將下降10%至20%。不過2023年較低的新車價格,可能不會轉化為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在利率上升的情況下,華人汽車銷售業也抱持類似看法。預測80%貸款或租賃汽車的美國人,可能不會得到任何緩解,因為利率上升抵消了較低汽車價格的影響。

一華人車商表示,無論是二手車商還是新車商,車價的「巔峰時刻」已經過去,賣方市場將成為歷史。對於二手車商來說,如果貸款利率依舊這麼高,將勸退很大一部分預計貸款買車的民眾。隨著新車產量逐漸增加,民眾對二手車的需求也將繼續放緩,預計2023年生意不會再像前兩年紅火。

不過車價下跌,也能夠吸引到一些處於觀望階段的民眾,尤其是華人買家,通常預算比較充裕。總體而言,2023年對民眾來說,是買車好時機,因為即使是新車,加價情況也不再那麼誇張。

餐飲:招工、成本仍是挑戰

在經歷了兩三年的疫情打擊後,華人餐廳業者如今可謂「守得雲開見月明」;隨疫情逐漸消散,客流量也逐漸回穩。不過展望2023年,餐廳業者仍表示面臨諸多挑戰,保持謹慎樂觀態度。

「上海灘」餐廳業者鹿強說,如今疫情影響逐漸降低,餐廳客流量趨於穩定。面對節假和周末休息日,餐廳都很忙碌。不過挑戰依然存在。首先餐館持續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其次,美國通膨影響下,餐廳食材購入成本增加。但餐廳漲價很謹慎,因此利潤更薄,甚至某些情況下都不賺錢。

對於2023年,鹿強期盼中美疫情全面開放,加強交流,這樣可帶來遊客和廚師人才。他說,在美國很難找到「出身科班」的道地中餐廚師,只能靠中國來的人才。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餐廳總經理表示,餐廳2023年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物價上漲,餐廳利薄。雖然如今客流量明顯改善,但未來仍不明朗,主因是中國遊客因疫情不敢來美,期盼中國能全面開放,帶來更多客流量。

補教: 安排義工活動

隨著美國知名高校紛紛取消SAT或ACT標準化考試成績作為新生錄取評估標準,不僅為擅長考試且通常成績優異的亞裔學生和家長帶來恐慌,也為輔教業和升學機構業者們帶來巨大挑戰。展望2023年,華人業者們紛紛調整策略,為學生定製更多培養「領導力」的義工活動,及早規畫目標學校,根據學生特點幫助其「脫穎而出」。

華人補教業者表示,隨著新的教育政策出爐,華人學生要想在激烈的競爭者脫穎而出,需要依靠特殊的活動和技能,例如許多名校十分看重培養「領袖」的社會服務。因此在2023年,補教行業也將更注重組織學生參加「領導力」的義工活動。

針對標準化考試成績不再作為優勢之一,業者表示將根據學生的情況和目標學校為學生「個性化定製」,及早制定規畫,針對目標學校所注重的方面去培養技能,合理安排好八到十一年級的任務分配。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就是這棵樹 破解紀夢奇命案 遺體和兇手登山靴都有它
赴中國免隔離 紐約華人熱議返鄉 但航班仍少、票價也高
紐約泰諾、布洛芬寄中國 走奢侈品通道…最快春節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