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北文學季開跑 號召同城之人「共」享美好

文化局主辦的「2023臺北文學季」將自3月4日正式起跑,今年文學季規劃以「同城之人,文學與共」為題,從3月到6月陸續以開幕市集、作家講座、走讀活動、文學特展、市圖好書展及文學閱影展等系列活動,在後疫情時代以「共」的概念出發,邀請民眾重新感受多向交流的美好。

臺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表示今年文學季主題希望能鼓舞人心,感受到城市復甦:「本次策畫『共讀』、『共寫』、『共生』系列活動,讓大家體會到我們其實是攜手的生命共同體,也希望市民朋友感受到『共』的溫暖與力量。文學不只是口號,更是可以穿越時空,可親可伴的存在。」

文學閱影展策展人楊元鈴致詞時提到:「作為壓軸活動,能吸取到積累的能量,綻放出文學的光芒。本次希望以大島渚、西蒙波娃的相關電影呈現『意志力』,這些作品不僅是單純改編,更展現了文學如何與影像共生。」最後並引用大島渚的話:「『活在深海裡的魚若不燃燒自己,哪裡都沒有光。』希望大家看到燃燒過後的文學與電影,看見他們的光亮。」
臺北文學季3月4日起率先由「開幕市集‧春日共遊」熱鬧揭開序幕,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邀請過手職人市集、獨立出版聯盟、獨立書店永樂座現場設攤,網羅出版、書店、手作、插畫、輕食,展現濃厚的共遊趣味。古蹟大廣間則將播放電影《海岬的迷途之家》,觀影完畢即可到「草地共讀」現場,與影評人馬欣進行交流,同時也可與作家山女孩Kit對談春天的山景與自然。作家蕭詒徽與夥伴羅妍婷則以「動物性營養Ⅱ:喉嚨借過」現場音樂演唱;而張正主持「新住民朗讀」邀請來自越南、緬甸、印尼的三位移民工文學獎得主,以各自的母語朗讀以春日為主題的文本,呈現臺北這座城市的多語共響。

活動安排8場系列講座,特闢「共讀」、「共寫」、「共生」三大主軸,探索創作的不同面向,以跨領域對話的形式,擦撞更多的火花。本次講師群有廖玉蕙、李志薔、林君陽、朱天心、阮光民、林立青、鴻鴻、歐比王、一頁華爾滋、陳茻……等來自不同背景、世代與性別的15位講師,展開跨界交流與心得分享。

自3月20日起連續一個月,文學季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各分館攜手辦理「青春共讀──市圖好書展」,透過臺北市各區分館,打造市民自在、輕鬆閱讀的空間,並精選相關書單供讀者參考。4月15日至5月14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呼應今年度臺北文學季「共」的主題,延伸策劃「讀書俱樂部──交一個文學朋友」特展,以「人人都是VIP」的概念發想,邀請民眾成為會員,再以交誼廳的概念,轉換成空間設計,將展場設計成五種不同的文學場域。

壓軸的「臺北文學‧閱影展」訂於5月26日至6月8日在光點台北登場。今年延續以「攝影機鋼筆論」的角度,將電影導演視為影像書寫者,以日本導演大島渚的作品、法國哲學家西蒙波娃的改編電影為主題,希望以更具突破性的「攝影機武器論」,藉由選映兩位大師對哲學與藝術思考的電影作品,將影像意志、哲思視野提供給閱聽者思辨,視攝影機為劃開現實迷霧、叩問時代意義的武器。

臺北文學季3月份登場的講座、走讀活動,即日起民眾可至官網報名參加,現場亦將保留部分名額予民眾。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