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遠見高峰論壇/尹啟銘:台灣半導體面臨關鍵時刻

台灣半導體產業素有「護國神山」之稱,但一般社會大眾對它的了解是否適切?在這充滿風險的國際政治局勢中,是否連政府對它的了解也不足夠?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在論壇中,直指台灣半導體產業正面臨關鍵挑戰時刻,需要政府兩大扶助。 

3月初甫出版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的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20日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主辦的高峰論壇中,從半導體產業的角度,回應論壇主題「逆全球化下,台灣面臨的『艱難選擇』」。 

回應主持人、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提問,尹啟銘以實際數據佐證,台灣半導體確實是與國家經濟及整體命運息息相關的產業命脈。2022年,半導體出口值已占全台出口近4成,是台灣進出口貿易順差的關鍵支柱。不僅牽動國家經濟整體榮衰,帶動產業的外部效應亦不可小覷。 

然而,對台灣以至於全世界如此重要的產業,目前正處於關鍵的挑戰時刻。 

尹啟銘描述,過去高度全球化、貿易相對自由的環境,對國際分工細密的半導體產業來說,有如「太平盛世」。這對台積電的發展有利,商業利益亦促成技術上的進展。 

但過往三年以來,地緣緊張關係升溫,加以疫情等事件迫使供應鏈重整,各國紛紛端出半導體本土化的產業政策。這就孕育了一個對企業來說更具挑戰的國際貿易環境。 

政治經濟難兩全,台積電亦面對「艱難抉擇」

3月初剛出版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的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20日參加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主辦的高峰論壇。張智傑攝
3月初剛出版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的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20日參加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主辦的高峰論壇。張智傑攝


補貼規模逾520億美元的美國《晶片法案》,便是一例。這是美國在「抗中保美」的目標下,一方面重振美國重回半導體領先地位,一方面攔阻中國科技進度趕上美國水平的努力。 

尹啟銘認為,這兩個目標都很可能落空。他指出,《晶片法案》在美國國內也受到智庫質疑其可行度,認為在投資規模及時長上都不足以達成其目標。但為何還是獲得國會支持?尹啟銘認為,在政治意識形態參與決策時,便出現了這種違反經驗法則,也違反產業發展原則的政策。 

例如,過往台積電面對的是商業性的抉擇,但如今面臨的是政治與經濟的抉擇。尹啟銘認為,赴美設廠是個政治正確的選擇,但是經濟錯誤的選擇。即便計入美國政府補貼,台積電美廠的成本較台灣高出超過五成,營運依然不會划算。當初未能與美方談得更有利的條件,是台積電低估了美國手腕。

政府兩大任務:維護投資環境、強化國際合作

尹啟銘回顧,自1970年代推動的「積體電路示範工廠」計畫以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受到政府培植。在這關鍵的挑戰時刻,亦需要政府大力挹注,度過難關。 

首先是優化台灣投資環境,這也是台灣優於美國之處。從水、電力到人才等資源及能源,諸多基礎建設需要悉心維護。 

其次,是以「半導體+n」的概念,強化半導體與其應用領域的共存、共榮關係,以打造台灣產業不可取代的地位。 

尹啟銘強調,這不僅是在半導體供應鏈的角色,更是在整個產業鏈中站穩腳步。例如,台灣晶片可以與正加速電動化的德國汽車產業建立更密切的夥伴關係。他期望能看見政府更加使力,協助企業走出去,與國際夥伴緊密合作。 

聚焦良性循環,走出艱難處境

面對「艱難的抉擇」,尹啟銘認為每項政策皆有不同面向影響,可突破單一角度來思考。張智傑攝
面對「艱難的抉擇」,尹啟銘認為每項政策皆有不同面向影響,可突破單一角度來思考。張智傑攝

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曾描述,「尹啟銘是呵護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功臣。」尹啟銘自陳,耗費1年多時間完成《晶片對決》一書,呈現30餘年參與產業的經驗與觀察,是希望政、商以及社會大眾,都能更理解這個對台灣來說至關重要的產業,以及當前的挑戰。 

面對「艱難的抉擇」,尹啟銘認為每項政策皆有不同面向影響,可突破單一角度來思考。例如外界擔憂隨著技術進步、高端晶片量產,台積電耗電占全台總用電量恐將突破10%。但這些耗電製程的晶片,本身也有助於節能減碳。 

尹啟銘認為,過往,美國科技研發獲益於中國市場帶來的商業利益,可謂是一種良性循環。現在美國欲攔阻中國發展,這步棋也將擋到美國自家企業的財路,可能拖慢創新腳步。 

若能以良性循環作為目標,進行國安、經濟等層面的權衡,尹啟銘期待,台灣與國際將能在這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出一條出路。這也是他數十年來陪伴台灣半導體產業茁壯的真誠祝福。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2023遠見高峰論壇/卜睿哲:美中關係惡化,台灣無法從中受益
2023遠見高峰論壇/卜睿哲:台海若戰爭,等美馳援要數週
2023遠見高峰論壇/盧超群笑指逆全球化、找外星人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