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入主原物料宇宙-看似困難重重,實則機會滿滿

2022年全球詭譎的政經局勢導致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再加上通膨物價飆漲,都讓民眾大喊:「荷包扁度」再增加。截至12月初,美股S&P500指數下挫17%,然而涵蓋22種原物料的S&P高盛商品指數卻逆勢上漲超過15%,表現相對亮眼。

街口投信期信部主管暨基金經理人曹君龍表示,投資人應該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待原物料投資。一方面是對通膨的避險,另一方面是因為原物料走勢與股票、債券不完全一致,低相關性的特性,可讓整體資產組合達到分散風險增加報酬的效果。

街口投信主辦的「無懼通膨新戰局,入主原物料宇宙

是難得針對原物料為主的投資講座,請來街口投信期信部主管暨基金經理人曹君龍、永豐期貨分析師劉佳倫與財經主持人葉芷娟與會。有感於物價上漲與投資組合縮水,現場民眾也展現出高度興趣。

展望2023年原物料市場,曹君龍形容將是「看似困難重重,實則機會滿滿」的一年。其中需求面可分「週期性需求」與「結構性需求」。以週期景氣循環角度來看,雖然預期2023年經濟進入衰退的機率頗高,然而生產商和大家都一樣,對於經濟衰退已有預期,早已不願投入更多資本,例如美國頁岩油公司即是如此,甚至做好隨時減產的準備,以度過經濟困境。

然而,就結構性需求來說,Covid-19爆發後的供應鏈中斷與去全球化,烏俄戰爭後的能源危機與糧食危機,都讓各國政府把囤積充足天然資源與加速綠能發展,列為重要議題,曹君龍認為這是過往未見的結構性需求。當生產商只顧著降低產量以應對經濟衰退的同時,遭到嚴重低估的結構性需求將隨之浮現,最終原物料市場出乎意料地呈現供不應求,這也就是所謂的機會滿滿。

另談到2023年農產品趨勢,永豐期貨分析師劉佳倫表示,操作農產品尤其需要關注氣候狀況,全球已連續三年皆出現反聖嬰現象,使得中南美洲下半年降雨量明顯偏低,對玉米、黃豆等農產品產量有負面影響。供給減少給了黃豆價格支撐。

除此之外,劉佳倫也認為「中國生豬價格」走勢亦是可特別關注的議題。由於中國是玉米、黃豆的最大進口國,這兩種農產品皆為養豬飼料的原料,隨著中國生豬價格近幾個月已從每公斤17~18元上漲到34元以上,這股趨勢如果繼續下去,會讓中國養豬戶積極度增加,間接導致飼料需求增加,亦會對黃豆、玉米價格有正面影響。

投資人若想參與原物料走勢,街口投信認為,原物料相關ETF是最簡單方式。原物料ETF以追蹤原物料期貨表現為目標,可像一般股票在證券市場自由買賣,更重要的是,經由專業經理人管理與操作,投資人可免於管理期貨保證金水位、定期轉倉、甚至是市場波動引發的保證金追繳等諸多繁瑣事務,但依舊可以參與原物料期貨市場的漲跌。

除此之外,做多一口布蘭特原油期貨,投資人光原始保證金就需投入超過1萬美元,約當32萬台幣,所承受的期貨曝險更是高達200~300萬台幣,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參與門檻非常高。但透過原物料ETF進行投資,以發行價每股20元來看,一張僅2萬元台幣,亦有零股交易選項,都讓原物料投資不再遙不可及。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無懼通膨新戰局,入主原物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