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今天」單元,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要帶您回顧在9月7號這一天。

海角天涯也有藍天白雲。2006年09月07日,澳洲西北部,距離澳洲大陸上千公里的外島領地「聖誕島」,成立了慈濟聯絡點,澳洲志工說,是因為「證嚴上人琉璃同心圓」這本書,啟發走出去的勇氣,牽起了這段天涯海角慈濟情。

歷史上還有哪些善的足跡,一起來看我們的整理報導。

●2022年9月7日 菊島簽約共善

慈濟與澎湖縣政府,簽署合作共善備忘錄,進行慈善 教育 醫療 災後防救,環保生態 公益人文等面向合作。

澎湖縣長 賴峰偉:「慈濟以大愛無礙,那麼把這個愛的能量,在澎湖發揮得淋漓盡致。」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有了澎湖縣,我們全國21個縣市圓滿,都有簽完合作共善約。」

同一日澎湖縣成立慈濟環保輔具平台,在靜思堂舉行揭牌儀式。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 張濟舵:「帶給他的 不只是給予他生理的需要,那在精神 心理的陪伴,也一一地去提供協助。」

重新整修古厝,改建為環保輔具倉庫,澎湖居民能在地申請,更加有效率。

●2021年9月7日 海地強震捐助

海地8月14日遭逢7.2強震,造成2200人死亡,慈濟8月底與外交部,紅十字會合作籌集乾糧 香積飯 毛毯等,約25公噸救災物資,馳援海地強震災民 9月運抵。

時任海地總理 阿里爾 亨利:「海地和台灣有著長久的情誼,我們已相互合作了65年,

在遭逢大難苦痛時,確實是患難見真情。」

本日慈濟與海地政府,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館及海外工程公司(OECC),舉行物資捐贈儀式。

時任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 古文劍:「危急的情況之下,我們的慈濟人往往都是一馬當先,在這個海地這邊來講,其實慈濟在這邊的工作,在本地也受到很多人的,這樣子的一個信賴。」

慈濟賑災關懷團,也與慈幼修女會 明愛會攜手發放。

美國慈濟志工 陳健:「我們總共有9千包的大米,包括糧食袋。」

海地志工 阿爾伯特:「我們冒著(幫派封鎖)風險,來到這裡做慈濟。」

萊凱市居民 艾魯羅絲 艾爾瑪:「我真的太高興了,謝謝你們遵循神之意,

幫助了我們,我知道你們一直會在,神會一直帶領著你們回來,我向神祈求

讓你們一直幫助海地。」

●2009年9月7日 阿里山風災關懷

莫拉克颱風八八水患 災殤滿月,阿里山來吉村,九成居民為鄒族原住民,土石流掩埋16戶人家。

來吉村民 廖秀雄:「土石流來的時候 壓力給它壓破了,就全部進來了,很緊張的時候也都是逃到學校而已,沒有地方逃。」

嘉義通往阿里山鄉的,主要道路局部搶通,慈濟志工輾轉經由嘉義縣,雲林縣 南投縣再進入豐山村 來吉村,膚慰留守家園的受災鄉親,並致贈應急金 醫藥包。

部分來吉村災民暫居中庄營區,慈濟志工10月前往發放,環保毛毯等所需物資。

7年採訪記錄,集結大體老師的故事,《經典》雜誌與慈濟大學合作,在2011年9月7日出版新書《以身相許:無語良師的生命教育》,從捐贈統計數據觀察,慈濟推動大體捐贈多年,突破華人死後留全屍的民俗傳統,也改寫畏懼死亡與遺體的習俗。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海」有我 !用設計改變世界 永續未來
颱風過境助長登革熱升溫 未來2周恐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