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9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今天」單元,要帶您回顧在12月19號這一天。莫忘那一年、那一人;那一念,1219的慈善足跡有哪些,請看我們的整理報導。

●2022年12月19日 關山慈濟醫院居家訪視

關懷南迴公路偏鄉部落的長者,關山慈濟醫院院長潘永謙,在志工陪同下 與護理師及社工,前往海端鄉入戶訪視獨居長者。

送上保暖衣物以及營養品,也不忘關心生活狀況。

關山慈濟醫院院長 潘永謙:「現在冬天了 天色比較暗了,妳要這樣穿起來 要反光,這安全性會高一點。」

發現這位洗腎患者 腿部長膿包,立刻協助 送到山下醫院治療。

病患 胡女士:「感謝慈濟的山下(關山慈院)同仁,師兄師姊 醫護人員的照顧,我才能漸漸地好(起來),也謝謝他們 我的心裡真的很感謝。」

●2019年12月19日 台北監獄受刑人演繹經藏

慈濟首次在台北監獄舉辦歲末祝福,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喚起親情 深深懺悔。

受刑人 洪先生:「現在我因為名利,我迷失了自己,我被判30年的重刑,我的母親現在70幾歲了,她 等得到我回去嗎。」

受刑人 魏先生:「原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當你站在你的家門口,你沒有辦法走進去的那一步,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地遙遠。」

桃園區監獄關懷愛灑團隊,以生命教育為主軸,共修父母恩重難報經,浴佛活動首次演繹,歲末年終 再邀約走入經藏。

慈濟志工 林淑惠:「每一個人的本性其實都是善良的,只是我們有沒有對他,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向,事實上 他都不會偏差,最重要我是希望他們能夠唱出來。」

真情流露 詮釋經藏,台下百位家屬感動見證。

●2016年12月19日 慈濟獲第13屆菲律賓總統獎

感恩台灣慈濟基金會,長年關懷在台灣的菲律賓移工,總統杜特蒂親自頒發納克巴彥獎,由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楊國英代表受獎,該獎由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勞工中心,為慈濟申請參與遴選,是唯一的海外非菲律賓籍組織獲獎。

菲律賓約有一成人口在海外打工,其中有一大部分來到台灣,慈濟照顧外勞的開始,就是來自雇主對異鄉遊子的疼惜。

台灣慈濟志工 黃秋良:「她就給我訴說 他們外籍勞工,在台灣的一些心聲,我看你都在關心你們本國人,是不是可以關心我們,這些外來的人 我說那沒有問題啊。」

2003年9月舉辦首場外籍移工義診,自此與勞工局合作,定期定點關懷移工朋友身心健康。

●2001年12月19日 首例尼曼匹克寶寶移植骨髓

患有尼曼匹克症的寶寶,因為體內缺乏分解脂肪的酵素,脂肪會堆積在體內,大部分病童活不過8歲,1歲半的萍萍 幸運配對成功,把希望放在骨髓移植手術。

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 林凱信:「打算用正常的造血幹細胞,來給她做移植的手術,希望正常的造血幹細胞,能夠提供酵素來消化這些脂肪。」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慈濟精選│2016年川愛志工隊獲獎
周二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 北部低溫下探1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