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碳排創新高 專家:訂更高目標無意義 重點在監督落實減碳

在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召開之際,「2024全球碳預算」今天(13日)出爐,全球化石燃料所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持續增加。學者指出,這份報告顯示全球的減量幅度仍遠遠不夠,台灣與各國一樣,正在制定新的國家自訂貢獻(NDC),但制定更高減量目標的實質意義不大,重點在於監督能否有效落實減碳。

全球碳計畫(GCP)研究團隊在台灣時間13日發布「2024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增長,2024年預計達到374億噸,包含其他排放源的總排放量則將達到416億噸,且尚未顯示出達到峰值的跡象;許多國家雖已減緩化石燃料排放,但仍不足以使全球排放量走上邁向淨零的軌道,這無疑是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正在談判的「巴黎協定」第六條敲下警鐘。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陳鎮東指出,根據報告「全球碳計畫」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峰仍遙不可及,依當前的減碳速率,已無法達成控制全球升溫1.5°C的目標,甚至要控制增溫到2°C之內,都需加快減碳腳步。檢視我國目前的作為,政府宣稱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但可短期目標與作法不明,、也缺乏查核機制,他認為各國若再繼續說空話,全球氣溫將在本世紀內上升2.6°C至3.1°C,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黃泓維表示,「全球碳計畫」報告攸關全球控制升溫目標是否來得,以目前每年全球排放410噸來估算,若要控制升溫在1.5°C 內,全球僅剩下6年可排放,若控制在2°C內,也只剩下27年可排放。對於國際積極呼籲在COP30前更新且制定更具雄心的國家自定貢獻(NDC),台灣也將於今年底、明年初提出新的目標,黃泓維認為,現階段應關注的不是喊出的減碳目標,而是監督是否真正能夠落實減碳。他說:『(原音)那如果就目前的溫室氣體盤查清冊的數據顯示,其實我們的減碳是...幾乎沒有什麼減到,所以你說再設定更嚴格的目標,其實就變成就只是為了提目標而提目標,他的政治意義可能遠大於他實際上的意義。』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指出,全球淨零賽跑已是競爭力與國力的賽跑,國家與企業均需訂定遵循控制升溫1.5°C的雄心目標,政府應助力企業參與國際減碳合作與布局,降低減碳成本;企業則應加強產品碳足跡管理,爭取供應鏈訂單,並將減碳成果轉換成碳權價值,將減碳力轉化為全球淨零賽跑的競爭力與勝出策略。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COP29台灣不缺席 我NGO與友邦在大會藍區合辦周邊會議
COP29報告 全球2024碳排量到達歷史新高
駐土耳其代表投書媒體 推動台土攜手應對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