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兩千大製造業:八大產業雙位數衰退重災區,只有它們笑得出來

2024兩千大製造業:八大產業雙位數衰退重災區,只有它們笑得出來
2024兩千大製造業:八大產業雙位數衰退重災區,只有它們笑得出來

文:康陳剛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製造業去年過得辛苦,在《天下》2000大企業調查中,整體製造業營收比前年大幅下滑9.21%,近7成企業陷入衰退,是2013年《天下》將1000大企業調查擴增為2000大以來的最差成績。

但在這片慘綠中,汽車相關產業是少數笑著收割的類別之一。以東陽為代表的「汽車及其零件」產業,去年總營收逆勢上漲8.88%。

台灣是俗稱「副廠件」的汽車AM零件重鎮,年出口產值高達3000億。東陽更是全球AM塑膠件龍頭,生產保險桿、葉子板、水箱護罩等超過5萬種型號產品。

東陽去年毛利率將近3成,稅後純益達到30億,雙雙改寫歷史紀錄。其他AM業者如車燈廠帝寶、堤維西,以及主供鈑金件的耿鼎,獲利也全都創下新高。

東陽董事長吳永茂解釋,去年台灣AM產業大幅成長,一方面是美國最大車險業者State Farm擴大使用AM件,湧入大量新需求;再來疫情期間車廠生產停擺,原廠零件業者斷炊之下只能縮減產能,導致供應鏈在疫後發生斷層,原本使用原廠維修零件的需求也轉而採用AM件。

此外,國內車市去年掛牌數高達47.6萬輛,為近18年來新高,讓像是引進新品牌MG熱賣的中華車,以及汽、機車銷售都開出紅盤的三陽,和台灣本田等國產車廠,營收都有2到3成的成長。

全球的天空也恢復以往忙碌,去年國際航空旅客人數已接近疫前水準,帶動航太維修和製造零件需求同步上揚。航太業去年平均營收成長率達到19.05%,躋身製造業第二名。

「假設沒有疫情或其他干擾影響,大概5年內都會是成長趨勢,」經濟部航太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任簡志維如此斷言。除了需求暴漲,零件供應不足、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的問題,也持續困擾航太產業,進一步造成供不應求。

除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你我生活中少不了的藥品也表現亮眼,製藥與生物科技產業去年平均營收成長率達到15.07%,位居製造業第三。

對大多數製造業來說,去年還是艱辛的一年,「去庫存」三個字如同魔咒般,日夜伴隨每一個製造業經理人,不絕於耳。

攤開各產業去年成績單,紡織、成衣及鞋業,平均營收下滑近18%最為慘烈,另外以自行車為大宗的「其他運輸工具」以及「通訊與網路」等八個產業也有雙位數衰退,災區遍及傳產與科技業。

不過,寒冬終將結束。中經院近期發布,台灣今年4月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9.4%,是近一年來最佳,相當接近景氣分水嶺50%。

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通膨、高利率、地緣政治等不因素雖如影隨形,但多數製造業已穩定復甦,「很多業者滿期待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整個景氣應該是會愈來愈好。」

看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年輕公務員靠ChatGPT、免費照片app 揪出1.5億政府採購案造假
台灣中產階級為何崩潰?中研院士王平:教改壞掉、繳太多稅
一度被笑公司完蛋了 樺漢「魔王級」併購逆轉勝,業績成長贏研華
520就職》最懂賴清德的卓榮泰,如何領導最受企業期待的財經內閣?
50歲財富自由:複利可能只是紙上富貴,現金流才能帶來富足感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