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大選》美國最在意這件事 中國毫不掩飾偏好對象

我國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及國會大選,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14日直言,中國在這場選舉中毫不掩飾其偏好的對象。戴維森學院政治系教授任雪麗稱,美國想要的是台海穩定;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說,對美國而言,最重要的是台灣的利益與美國的是否重疊。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14日舉行線上座談,邀請卜睿哲(Richard C. Bush)、任雪麗(Shelley Rigger)和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談論即將登場的台灣大選。對於這次大選的主要影響因素,卜睿哲提到,不實資訊是一大問題,除了來自中國,也有台灣內部產製內容。

任雪麗認為,對所有候選人或之前曾投過的部分候選人失望的選民,這次可能會做出不同選擇,因此選民會討論哪個候選人會是最不重要和次要選擇,這牽涉到策略投票,即棄保。祁凱立稱,中間選民接受當前狀態或想要改變,會是這次選舉主要影響因素。

<cite>2023年12月3日,總統蔡英文(中)出席「賴清德、蕭美琴全國暨台北市競總成立大會」。(蔡親傑攝)</cite>
2023年12月3日,總統蔡英文(中)出席「賴清德、蕭美琴全國暨台北市競總成立大會」。(蔡親傑攝)

祁凱立表示,台灣有正常民主制度和堅定的政黨系統,在這樣民主體制下的選民對執政黨有不滿,會明顯想要改變,並提到台灣2023年前2季的經濟,以及現任總統蔡英文和其所屬政黨的支持度下滑都是警示。他還說,中國因素向來是台灣選舉影響核心。

祁凱立提到,中國不信任民主進步黨,且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進行互動的基準,所以中國會想要中國國民黨勝選,「中國毫不掩飾其偏好的選項」。他推測,如果還是民進黨執政,中國會加大當前對台灣的壓力;若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拿下國會多數席次,中國會拉攏這2黨,促其與民進黨敵對。

美國想要台海穩定和可預測性

祁凱立說,中國一向採取雙軌模式,即和非獨派陣營互動,同時對獨派陣營祭出懲罰,推測中國可能會繼續用此模式。他表示,這對台灣而言不是新招,不認為會對台灣政治體制和價值、規範造成深度懷疑。任雪麗則稱,中國的壓力雖不會立即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可是會形塑出未來其想要的環境。

<cite>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右)出席回顧「台灣首次思覺失調患者挾持公車事件」記者會。(資料照,柯承惠攝)</cite>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右)出席回顧「台灣首次思覺失調患者挾持公車事件」記者會。(資料照,柯承惠攝)

對於維持台灣自治的現狀,任雪麗提到,國民黨認為要與中國直接接觸,民進黨是想盡可能讓中國忙自己的事,並盡力穩定台灣的威懾、防衛、外交等能力。卜睿哲也說,國民黨認為和中國互動是降低緊張的方法,民進黨則質疑中國意圖,像是馬英九時期的情形,並選擇靠向美國。

談到大選中的美國因素,卜睿哲稱,台灣媒體認為美國至關重要、各黨想展現其能維繫與美國的關係,以及台灣選民意識到美國確實對台灣繁榮和安全具重要性,使得大選會談及美國。他直言,台灣的確依賴美國,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比以往還強健,「棄台論」說法並不合理。

對於選後的美台關係,卜睿哲表示,美國尊重台灣民主制度,相信台灣人選出的領袖,並盡力與未來領袖合作,而對美國最重要的是,台灣如何看待自身利益,且是否和美國的利益重疊。他坦言,美國2000年沒準備好是民進黨的陳水扁勝出,不過這次有對任何候選人贏得選舉做好準備。

任雪麗直言,美國想要的是台海穩定,沒有危機、衝突、意料之外情況,必須具備穩定和可預測性,還有台灣新政府能進一步有序、深思熟慮、富有成效地和美國夥伴溝通。至於民眾黨,她認為,該黨較具彈性且游移,若黨主席柯文哲保有參選初期的強大實力,有打破兩黨政治的潛力。

<cite>2023年12月1日,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右)召開「人工生殖政見發表會」。(顏麟宇攝)</cite>
2023年12月1日,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右)召開「人工生殖政見發表會」。(顏麟宇攝)

可觀察國民黨、民眾黨未來走向

卜睿哲指出,國民黨的馬英九和民進黨的蔡英文在總統大選中得票率均超過50%,所屬政黨也贏得國會過半席次,但目前顯示沒有政黨能在國會單獨過半,也沒總統候選人能贏得逾5成選票,而民眾黨在2大黨間可能有發揮空間。祁凱立則說,可觀察民眾黨會否取代國民黨,或走向親民黨的結果。

2000年,原屬國民黨的宋楚瑜創立親民黨,投入同年總統大選落敗;2004年攜手國民黨,與前副總統連戰搭檔參選仍敗選。宋楚瑜之後再戰2016、2020年總統選舉,而親民黨在2020年國會大選中一席未得。祁凱立還說,由於國民黨的基本盤走向高齡化,將關注該黨未來是否變成小黨。

另外,卜睿哲提到,若中國在1月11日表明這次台灣大選是和平與戰爭的選擇,「我一點都不會驚訝」。祁凱立直言,每當中國進行威脅時,台灣選民都會做出相反決定,因此中國最好是閉嘴,反而國民黨較有立場釋出此訊息,且當國民黨表示其能穩定兩岸關係時,中國可釋出政黨輪替的經濟利益。

祁凱立稱,儘管距離台灣選舉投票剩1個月,但這期間仍有許多變數,強調此選舉是台灣2大政黨的競爭,無關美國和中國的角力,且若是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選上總統,也不用解讀為是中國的勝利。卜睿哲建議,新總統應與主要政黨領袖會晤,並維持大眾對政府的信心。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