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際同伴動物日 台灣舉行為動物發聲慈善演唱會

【記者 吳勝峯/台北 報導】

由美國發起 台灣積極參與、呼應愛護同伴動物

IPRA-國際同伴動物日是由美國加州多多關懷動物基金會所發起,呼籲人們多關心同伴動物,期許各國都能分享自己為動物家人做的努力,預期未來如同世界動物日一樣,成為家喻戶曉的紀念日。

關心同伴動物從你我做起 關懷大使RURU醬首度與市民見面

國際同伴動物日-為動物發聲慈善演唱會這場演唱會不僅是音樂的饗宴,特別邀請了多位特別來賓,包括知名的動物權益和兒童權益的倡導者,唱出對這個世界的希望。主持人: AMY 葉庭蓁、一起學貓叫 炯銘與肥牛、孩想陪你長大 李秘書長、音樂小禮堂 紀宏仁老師、關懷大使超大貓咪布偶 RURU醬共同呼籲全國與國際持續關心台灣動物保護修法的進展,尤其是家庭暴力與家庭動物遭到虐待的關聯性。

感謝臺北市戴錫欽議長、臺北市林奕華副市長百忙中特來共襄盛舉

戴錫欽議長長年關心動物權益,關心婦幼安全,現場親切與同伴動物的組織們合照,戴錫欽議長指出 : 友善動物是一個國家文明指數之一,做為臺北市議會的議長代表市議會歡迎這麼多保護動物的組織來臺北市議會舉辦正向、保護動物的活動,明年也歡迎大家再帶著動物們來舉辦同伴動物日。

臺北市林奕華副市長更是直言: 同伴動物就是我們的家人,從109年開始,北市府就已經開始將虐待動物的案件納為社安網關懷的重點對象,今天的活動中更遇到臺北市動保處首屆處長嚴一峰先生,我們就在討論如何將動保處的位階提升,以獲得更多的保護動物的資源,而像是全國的動保專線: 1959 (你救我救)的推廣,方便市民朋友可以直通各縣市的動保報案窗口』。

國寶集團總經理暨國寶寵物湯順甄董事長致詞時說道:幾年前茶茶案件發生時,我哭的比誰都難過,現在茶茶就安置在我們的北海福座園區當中,談到國寶動物醫院的創辦初衷,湯董事長指出「因為我們的毛小孩不會說話,因此預防醫學和相關檢測必須要到周全,創設先進的醫學中心、引進最好的設備,就是我們國寶對同伴動物們的承諾』。

台灣動物保護法律研究協會理事長 顏紘頤律師 致詞時提到: 『同伴動物的處境在近年來有些辛苦,我們以前對待動物的方式也許是不想養的時候就拋棄,隨著社會的進步,國人對於同伴動物的權益與福利越來越在意,同伴動物日的舉辦可以使更多動保觀念慢慢紮根深化,動物保護的工作需要時間,希望我們每年舉辦同伴動物日的時候,都可以跟大家報告更多更好的消息』。

孩想陪你長大李景濰秘書長特意與白玫瑰社會關懷協會的創辦人梁毓芳一同來到現場致意,今天在中山堂舉辦反罷凌反兒虐的園遊會,李景濰秘書長表示 :6月1日除了是國際陪伴同伴動物日之外,也是世界各國的兒童節,兒童跟毛孩子都需要我們的關懷、我們的守護,孩想組織的誕生是因為反罷凌反兒虐,希望讓政府改善政策,希望讓社會安全網能守護每一位孩子,孩想陪著孩子長大』。

從新北市趕來的洪佳君議員致詞時表示 : 非常支持保護婦幼、動物關懷,希望雙北合作能一起為動物保護做更多,詹維元議員也來到現場致詞: 我們這些民意代表出現在這裡就是為了來傾聽每一個團體的訴求,雙北的法令、甚至中央的法令,我們努力在議會、立法院來努力推動,讓我們與毛小孩的世界更好。

這次協辦活動的台北市公益有成協會創辦人: 臺北市議員 陳宥丞致詞時表示: 感謝多年來在第一線為動物們默默努力的所有保護動物組織,謝謝您們帶來這麼溫暖的活動,我在臺北市推動了視訊119,所有虐待動物案件當中最困難的就是舉證,為什麼很困難?  因為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一邊報警一邊蒐證,而推動視訊報案就可以克服這個難題,現在臺北市民透過1999通報動保案件可以即時上傳影音,更希望能比照國外越做越好,我也正在努力推動臺北市對寵物友善的捐血媒合系統,希望未來我們都能夠好好友善的對待動物、保護婦幼,今天是國際上的兒童節,也是國際同伴動物日,期許更多人意識到虐待動物與家庭暴力的關聯性,期許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都能多了解動物保護的概念,讓悲劇發生之前,就有機會受到關注,未來有關動物保護、樹木保護、婦幼保護都歡迎給我為大家服務的機會。

台灣牛關懷協會創辦人胡正恆博士致詞時指出 上週農業部公佈調查,我們全台灣的水牛與黃牛僅剩下一千多頭,民間做為同伴動物的水牛黃牛僅剩1百多頭是越來越稀少了,我們觀察到國際的潮流是幫助退役的水牛、黃牛安養天年,所以我們匯聚了全國多縣市牛牛、開辦了水牛學校、銷售回鄉米、農耕米,各地牛牛的療癒機構,很多人想嘗試跟牛牛抱抱得到療癒,對幫助牛牛這種大型同伴動物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與我們連絡,歡迎來我們的水牛學校。

台灣莉丰慧民V關懷動物協會 創辦人之一楊懷民先生致詞時談到: 今天活動的主軸是同伴動物的保護、家庭暴力的防治、但今天最重要的是感謝我們的同伴動物,不管有沒有毛的小動物們,都值得我們感謝他們一生的陪伴,我自己救援流浪動物已經超過十年了,當國人一窩蜂養寵物又遺棄他們時,這些失去家的動物甚至還要面臨撲殺實在真的非常可憐無辜,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將同伴動物視為我們的家人,同伴動物們雖然不懂說話,但一定是與我們最親近的家人,請為我們將”寵物就是家人,對家人請不離不棄”的觀念帶給更多親朋好友,我們一起努力。

科學志工團隊Lightwill致力於將資料科學應用於公益,幫助非營利組織在資料的使用上數位化轉型,近期與主辦單位合作進行動物保護法資料的分析。透過這次合作,我們探索了虐待動物、飼主未盡管理義務在執法量刑上各地區的差異,以及這些趨勢隨時間的變化,我們期待這次合作的結果能提供更多數據統計,作為推動立法和修法的基礎及佐證,很高興為動保領域做出貢獻。

 臺灣刺蝟照護推廣協會理事長黃士玲表示現代擁擠都市中,因為居住空間的限制,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刺蝟、兔子、天竺鼠、倉鼠這些小巧的動物做為寵物,為忙碌的生活增添了幾分的樂趣。然而,刺蝟因為膽小防備心重,比起其他同伴動物,牠們更需要飼主飼養前的全面認識與心理準備,飼養後還需要細心的觀察照顧和專業的知識。

首先,刺蝟協會強調飼養動物的責任心很重要。非犬貓小動物體型雖小,但牠們的需求並不簡單。正確的飼養方法包括提供適當的食物、居住環境和日常活動。例如,刺蝟需要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合適的環境溼度溫度,以及充足的運動和生活陪伴,其次,作為飼主,我們除了要了解並滿足所飼養動物的需求,避免因不當照顧導致的健康問題或行為異常,還需要透過詢問獸醫、小動物健康衛教師,以及堅強的經濟後盾,才能夠共同提升自己與動物們的生活品質,讓牠們健康快樂地成為我們的好夥伴,最後,刺蝟協會呼籲大家繼續支持動物保護(保護野生動物與同伴動物)和尊重動物、重視動物福利,讓我們一起為同伴動物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特別來賓有知名歌手與演藝人員:  炯銘與肥牛 (貓繭工作團隊)、潘冠志、音樂小禮堂帶領的羑任與倚瑄、熱情洋溢的主持人葉庭蓁參與義演,遠從高雄前來為動物發聲的星際義工隊COS,活動輕鬆歡樂、溫馨感人,主辦單位台灣環產理事長 何承翰說:『在國際的研究與按例顯示,很多動物虐待與婦幼遭受家暴的問題是有連結的,若我們多關注就有可能幫助一整個家庭,懇請大家幫助我們把這個訊息傳遞出去,也許是微不足道的關懷,都能讓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好。身為動保工作者,我們經常忘記自己也很重要,期待政府能看見與尊重動保領域的工作者』。(照片記者吳勝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