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中國屢設外銷壁壘 總統候選人立場受關注

穿梭在釋迦樹之間,台東釋迦農蔡先生仔細地為每朵釋迦花蕊噴上花粉,佔地7公頃果園種植的都是以外銷為主的鳳梨釋迦。但在迎來12月盛產期前,秋颱造成不小災損,讓他擔心釋迦的品質不若以往。

台東利吉釋迦產銷班班長蔡鴻義表示,「可能中果就採了,因為它沒辦法撐到大果。今年如果能外銷大陸,可能價錢會很好,但如果沒有果,價錢多好也沒有用。」

公視記者葉霈萱報導,「目前全台只有25家的鳳梨釋迦果園,包含我現在所在的這個果園在內可以外銷到中國,不過全台其實總計共有1009個鳳梨釋迦果園,等於開放的只佔了3%。」

蔡先生的果園正是今(2023)年6月台東縣長饒慶鈴赴中參加海峽論壇向中方請命後,才「有條件」解禁的25家果園之1。時隔638天能再打入中國市場,當然希望好好把握機會。

不過沒在名單上的果農確實更多,這段時間配合政府政策轉銷往香港、加強內銷、改做加工品,一邊努力獲得中方認證的產銷履歷。

台東釋迦合作社理事主席王志偉指出,「我們要符合資格的人才可以外銷去大陸,農民這一端 就是要做好生產履歷,可是我們平心而論,介殼蟲全世界幾乎到處都有,用這隻蟲名義擋我們,其實是政治因素大於生物因。因為要選舉他也是希望用開放釋迦給我們農民一些好處,想辦法來影響我們投票的選項。」

談到中方以介殼蟲為由突然拒絕鳳梨釋迦,果農的語氣仍有無奈,畢竟全盛時期95%的產量都是賣到中國,年產值曾達到15億元。

然而因為介殼蟲遭中方叫停的台灣水果,加上鳳梨、蓮霧、柑橘類與近期的芒果;台灣石斑魚被指殘留禁藥,飲品、油料、水產加工品也被阻擋。接二連三都發生在蔡總統第二任期、台灣即將再次迎來總統大選之前。

台東青農張勝堯認為,「既有的市場當然能推廣,就儘量去推廣。那能開發更好的市場,讓產業提升是最好的。當然是沒有政治因素的話,自由市場大家能一起推廣。」

台東釋迦農胡泉說道,「農民最主要是靠天吃飯,現在要靠藍綠吃飯,更要靠對岸吃飯。」

這次大選中,賴清德強調經濟安全就是國安,主張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希望透過簽訂貿易協定促成台灣貿易多元化,參與全球供應鏈。

侯友宜表示,不要以政治意識型態傷害農漁民,一定會讓兩岸恢復對話,創造和平、安定、繁榮。

柯文哲則認為,兩岸經濟要順暢交流,「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得先訂好,且貨貿要先行。

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很顯然的,北京想形塑一個問題,就是有政治互信那很多地方就比較好談,也可以所謂的讓利。那沒有政治互信,北京當然就會採取貿易作為,希望對台灣民眾在投票行為上有所認知會不會符合北京的期待,那就是另外問題。」

學者提醒,不只農漁產,中國正在對我2509項化工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更宣布延長至大選前一天,預計將衝擊ECFA早收清單項目。兩岸貿易既是經濟,也是政治議題,下一任總統如何維繫和中國的溝通橋樑,備受關注。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2024大選/柯文哲主張兩岸尋平衡點 賴清德:不應接受九二共識
2024大選/郭台銘稱與柯文哲會談 已獲初步合作共識
2024大選/中國屢設外銷壁壘 總統候選人立場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