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歐洲議會選舉登場 世界第2大選舉將如何影響國際局勢?

歐洲議會是什麼?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是歐盟(EU)的三大機構(包含歐盟理事會、歐盟執委會)之一,是世界上唯一直選組成的跨國議會,由公民選出代表各自國家的歐洲議會議員,每5年進行1次選舉。

路透社報導,歐洲議會的主要職掌包括批准歐盟預算,以及對國際協議和歐盟新增成員國投票等。

不過歐洲議會無權訂立新法,只能就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的法律進行表決,或和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協商;歐盟法律必須議會及理事會皆同意立法才能上路。

議會另外設立20個委員會,分別負責國防和安全、國際貿易、環境法規和人權等政策議題,和台灣立法院運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歐洲議會還擁有批准或否決歐盟執委會主席和委員任命的權力,選後理事會就會參考選舉結果,從最大黨團中提出執委會主席人選,並須經議會表決通過。現任執委會主席是隸屬歐洲議會最大黨的的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她將爭取連任。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歐洲議會席次如何分配?

法蘭西24報導,歐洲議會議員人數在每次選舉前確定,總數不能超過750人,今(2024)年將有720名議員產生。

每個國家在歐洲議會的席次根據人口規模而定,分配給德國的席次最多、有96席;其次法國81席、義大利76席。議會席次最少的塞普勒斯、盧森堡和馬爾他等國則只有6席。

一旦當選,歐洲議會議員將根據其意識形態加入議會「團體」,例如,中間偏左派的社會民主黨(S&D)聯合了德國的社民黨、法國社會黨和義大利民主黨等黨員。

目前歐洲議會有7個黨團,主要立場包含環保、左派、中間派、右派等,勢力最大的黨團是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EPP)和社會民主黨,但近期極右翼政黨也逐漸崛起。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這次大選結果預計會如何?

歐盟統計局4月公布的民調顯示,約有60%歐盟公民有興趣參與歐洲議會投票,與過去的投票率相比非常高。上次2019年選舉的投票率達50.6%,但2014年投票率只有42.6%。

民調公司Europe Elects在5月底預測,歐洲議會720席中,目前的最大黨、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將贏得180席;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138席;自由及中間派的復興歐洲黨(RE)則有86席。

法蘭西24報導指出,預測極右翼的認同與民主黨將取得歐洲議會第3大黨。如此一來,右派或保守派議員可能首次佔據多數席次。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歐洲選舉可能對國際造成什麼影響?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歐洲專案副研究員梅拉德(Sebastien Maillard)認為,若新議會大幅右傾,由於許多右翼人士同情俄羅斯,要求歐盟向烏克蘭或加薩提供援助的呼聲可能減少,而援助預算能否通過取決於議會。

國家政黨也可能削弱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因應歐洲大選中選民態度的轉變。梅拉德表示,若選民選擇更多親俄羅斯的歐洲議會議員,歐洲各國領導人在支持烏克蘭政策上可能不會如以往堅定。

至於歐盟過去提出許多環境政策,如去年通過在2035年前逐步廢止燃油車,對此梅拉德指出,歐洲議會將在2026年再次投票確認是否推行此禁令,如果倡議環保的綠黨選舉失利,保守派可能會試圖推遲禁令的實施時間。

梅拉德示警,如果保守派獲勝,「我們經濟的整個去碳化將會放緩。」

此外,她分析隨著議會右傾,左、右翼意見分歧的移民政策也將出現爭議,右派主張反移民,「他們有一種執念:盡一切可能阻止移民抵達歐洲土地。」

梅拉德還說,歐洲議會右派也較不支持歐洲一體化,未來可能會尋求更多的經濟自由和更少的監管,匈牙利、義大利、斯洛伐克和瑞典等國政府已呼籲歐盟減少對其國家政策的干預。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義大利高鐵出軌2死 事故原因仍待調查
歐洲議會621:49通過 英國脫歐正式倒數
歐議會選舉登場 4億選民決定歐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