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遠見高峰會 官學代表談AI時代高教人才培育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表示,目前大學生對未來沒有目標、感到焦慮,應協助找回生命主體性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表示,目前大學生對未來沒有目標、感到焦慮,應協助找回生命主體性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及文藻大學校長莊慧玲與談「高教發展與人才競爭力」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及文藻大學校長莊慧玲與談「高教發展與人才競爭力」

2024第22屆「遠見高峰會」登場,今(7)日專題論壇邀請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及文藻外語大學校長莊慧玲擔任與談人,針對「高教發展與人才競爭力」議題進行交流分享。葉丙成次長強調,當前大學生應找回生命主體性,探索自我,邁向人生下一階段目標。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指出,臺灣目前升學和工作機會多,但年輕人仍舊對未來感到焦慮,尤其有不少大學生進到大學後發現,對就讀的科系不感興趣,甚至念得很痛苦。這群年輕人讀書階段沒有太多機會了解自己,大學選填志願也多由家長決定,很多大學生念書沒有動力,也不知自己未來的目標在哪裡,不知為何而戰。葉丙成次長認為,大學階段是人生相當寶貴的黃金時光,應該協助大學生找回生命主體性,為他們創造一個能自我探索的機會,為人生下一階段找到方向。

 

針對AI發展熱潮,對高等教育人才所產生的磁吸效應,是否會對人文社科人才培育造成影響,葉丙成次長表示,像是臺大電機系有許多學生會選修社會系作為輔系,學生不一定要念人文社科系,即使理工學生也能修習人文社科課程。教育部目前規劃推動跨領域學士,預計在8所大學試辦。此外,葉丙成次長也提到,不少高學歷學生進到職場後,解決問題能力不如預期,呼籲企業人資部門拋開學歷迷思,唯才適用。

 

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則提到,人文社科更懂人性,在科技高度發展下,更凸顯「人」的價值,人文社科引領科技發展,更應及早介入跨領域技術合作,更快發現問題和找出價值。李蔡彥校長認為,人文社科學生應具備AI科技素養,滿足產業人才的需求。

 

文藻外語大學校長莊慧玲表示,面臨生成式AI技術發展,為開拓語文科系學生有更多的職涯發展選擇,學校開設高科技產業學程,讓學生了解產業特性和慣用語言。此外,學校也成立AI創新發展中心,增進師生AI素養,並與清華大學高雄校區、高雄科技大學合作開設理工課程,增進學生相關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