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橫濱三年展》用藝術反映當代風貌!策展人以文學名作穿針引線出「獻給每一位普通人的展覽」 | BAZAAR

PHOTO CREDIT: 左:SIDE CORE,《construction giant》, 2024;Photo: OHNO Ryusuke。右:KITAJIMA Keizo+MORIMURA Yasumasa,《Portraits for the Wild Grass: L. X. / M. Y. September 17th, 2023》, 2023;Photo: KATO Hajime。

創立於2001年的橫濱三年展,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節之一。從開辦以來,展方就透過邀請活躍於國際的藝術總監,積極地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與作品,帶到三年展現場。而今年已邁入第八屆的橫濱三年展,邀請常駐北京的藝術家暨策展人劉鼎、藝術史家暨策展人盧迎華出任藝術總監;兩人以「野草—我們的生活」為主題,將超過30個國家,94位藝術家與藝術團體的作品,於橫濱美術館等五大展館呈現。

橫濱三年展的主展館——橫濱美術館——於1989年落成,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丹下健三所設計;這座融合古典與現代風格的建築。自上一屆三年展閉幕後,就進入長達三年、重新規劃空間的休館期,這次展覽也是美術館修繕後的首次開放。從展館內外(包含美術館外牆)被充分規劃運用的結果看來,不難想見藝術總監最初場勘時,被建築空間所觸發的靈感。

PHOTO CREDIT: IG@yokohama_museum_of_art

橫濱美術館展廳設有七大主題,分別為:我們的生活、我的解放、一切河流、水流與岩石、與鏡子對話、林中的火焰、焦慮的象徵、思想伙伴。觀展過程中順著動線的行走與來回,猶如閱讀一本書中的七個章節般,其對仗形式不僅構築展覽章節,同時也呼應建築結構中那些「在對稱亦包含差異」的形態特徵。有時,同一藝術家的作品會分別出現在前後空間,好似文章中的迴文、前後呼應,有時也像是下個展廳的伏筆,既引人入勝也相當引發深思。

重新閱讀當代藝術語言

PHOTO CREDIT: Sandra MUJINGA,《Ghosting》,2019。David Stjernholm

始終以「用藝術開拓、與世界相連、擴展至整個城市」為三大目標的橫濱三年展,在迎接疫情後的首次回歸時,重新審視三年展創立的初衷,希冀成為公眾接觸當代藝術最好的入門磚。因此,在五大主要展館之外,另有分布於橫濱市各個場域、同樣以「野草」為概念的「MANY MANY ARTS !」計畫,帶來多元精彩的展覽與活動,拉出兼具國際視野與城市串連的文化對話,讓整個橫濱市作為乘載日常生活語境的藝術的基地。實踐展會期望能讓民衆不用刻意進入美術館,就能夠輕鬆接觸藝術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強調藝術公眾性的橫濱三年展,在都市規劃和展館設備的無障礙意識提升,對於親子、年長者、身體需要被關照的受眾都是十分友善的。不分年齡、知識背景,只要是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們,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舒服方式與節奏,享受於橫濱三年展之中。

PHOTO CREDIT: ZHAO Yannian,《Wild Grass》,1978。Liu Ying

而貫穿全局的主題「野草—我們的生活」是引用自動盪年代的中國小說家魯迅於1927年出版的詩集《野草》。負責策展的兩位藝術總監劉鼎、盧迎華認為:現今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雖已逐漸走出COVID-19陰影、朝向重啟發展,但也正面臨著戰爭、氣候變遷和資本主義失衡等問題困境。在劇烈的時代變遷中,橫濱三年展拋出對當代的提問中,透過追溯這些問題的根源至魯迅的時代,或許能在展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樂園,啟發未來的思路與出路。

藝術總監們在策展論述中進一步解釋:「作為創作者,我們覺得有必要通過一種藝術的方式來表達今天的體會,希望藉本屆橫濱三年展來譜寫出一部今天的《野草》。 在此除了邀請藝術家,我們還邀請了思想家、學者、文化研究者與社會實踐家一起參與展覽的構建。如同《野草》是魯迅的思想畫像,我們希望橫濱三年展也能為我們的時代繪製一幅思想的畫像,並在其中思索個人與歷史,個人與時代的關係 ; 每個人也都能在這些經歷、經驗、情感和思想中映照到自己和自己的未來。」為了更理解策展團隊的規劃思維及執行細節,我們專訪到劉鼎、盧迎華,由他們直接分享藝術總監眼中的橫濱三年展。

由城市性出發的規劃

PHOTO CREDIT: OHNO Ryusuke

Harper’s BAZAAR(以下簡稱HB):在這次與與橫濱三年展團隊的工作過程中,是否有特別難忘的事件或經驗能與我們分享?

劉鼎 & 盧迎華(以下簡稱劉 & 盧):我們與橫濱三年展團隊工作了整整兩年的時間,這兩年裡,幾乎每天最早和最晚發給我們郵件的,都是橫濱三年展團隊的工作人員。我們總開玩笑地說,每天醒來第一眼讀到的是他們的信,又讀著他們的信睡去。再加上我們幾乎每周都要開一次線上會議,每天來往的信件至少10封。現在我們的信箱裡與橫濱三年展相關的信件就有近5000封!橫濱三年展團隊的敬業精神令我們十分感佩。這一切都非常地令人難忘。

PHOTO CREDIT: Yokohama Triennale

HB:有哪些特別的安排是為了讓展會與橫濱的城市性、場域建立起關聯?

劉 & 盧:橫濱三年展的場館包括了橫濱美術館、橫濱美術館臨近的皇后廣場、舊第一銀行橫濱支店、BankART KAIKO,以及元町、中華街站連通道及地下街。

我們特別在美術館門口放置美國藝術家Puppies Puppies的裝置作品,它連接著美術館的內部與外部的市民廣場,觀眾需要走過由黑色的圍欄圍起來的漫長通道,經由這件作品進入美術館。

PHOTO CREDIT: KITAJIMA Keizo+MORIMURA Yasumasa,《Portraits for the Wild Grass: L. X. / M. Y. September 17th, 2023》, 2023;Photo: KATO Hajime。

於皇后廣場中,我們邀請了兩位重要的日本藝術家森村泰昌與北島敬三合作,請他們攜手創作四幅肖像照,其中包含了一幅由森村泰昌扮演的中年魯迅照,一幅身著白色上衣的森村泰昌;另外兩幅則是從北島敬三所跟蹤拍攝的普通男子肖像中,所挑選出同一位男子的兩幅肖像照。第一張拍攝於1993年,而第二張拍攝於2023年,兩張照拍攝時間相隔30年。這兩組照片分別拍攝的都是同一個人。其實都可以被視為是普通人的肖像照。這些質樸無華的肖像照出現在人頭攢動的皇后商場里,替換掉平時在這裡出現的大幅商品廣告。他們雖然因為紀念碑般大小的肖像而格外引人注目,但其實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PHOTO CREDIT: SIDE CORE,《big letters, small things》,2024。OHNO Ryusuke

而在橫濱美術館的外牆、舊第一銀行橫濱支店大樓和BankART KAIKO藝術中心外部的地下通道,則由日本藝術家小組Side Core創作新作,將這三個空間連接起來。另外,我們還邀請澳大利亞籍的香港藝術家Rainbow Chan,在唐人街的地下通道進行創作,並且於開幕期間在該地的華人社區活動中心表演。

對於這些藝術家和作品的選擇,我們都充分考慮到這些城市空間的語境,也充分考慮藝術家的創作脈絡本身與這些空間、歷史的相關性。

往內心延伸的自我覺察

PHOTO CREDIT: Min Young Lim

HB:此次的策展命題「野草—我們的生活」帶出許多對於全球現狀的觀察、提問。如果在這之中只能選一件事情提醒觀者帶回生活中思考,您們會希望是什麼呢?

劉 & 盧:正視我們自身、凝視自己、挖掘自己的主動性,在生活中尋找縫隙和可能,用生活奪回我們的生活。

PHOTO CREDIT: 8th Yokohama Triennale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TOMITA Ryohei

HB:最後,請以策展人的角度,分享一個必訪橫濱三年展的理由。

劉 & 盧:觀眾可以在這個展覽獲得許多認知生活和個人的多樣視角。我們展現了許多複雜和微觀的個體經驗,包括了許多的苦悶、愁緒、脆弱、失敗的瞬間,通過這些經驗,我們其實可以看到人自身的潛能和力量。橫濱三年展選擇了一個直面絕望的主題,同時強調了人的韌性和人與人聯結起來的潛質。這不是一個肖像化強人或成功的展覽。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從這些歷史的和當下的經驗中看到自己,也因此有機會發現自己的能動性。因此,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獻給每一位普通人的展覽。

【第八屆橫濱三年展之展覽資訊】

即日起至6月9日,公休日為每週三。

官網及活動現場皆可購票,Klook及KKday亦有販售展覽及相關交通套票。

PHOTO CREDIT: TOMITA Ryohei

【延伸閱讀】

>>建築師林瓔將建築化為「會呼吸的藝術品」!21歲以「越戰紀念碑」一鳴驚人,還是奧斯卡得獎片主角?

>> 攝影師Daria Troitskaia以特展《至高之途》闡述:「從精神角度來看,攝影是最有感染力的美學媒介」

*本文由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