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立委觀戰指南系列 3:艱困選區改採「禮讓策略」?地方「藍白合」、泛綠組「民主大聯盟」攜手合作小黨

週末臺灣即將迎來大選,決定未來四年的總統和立法委員,台灣民眾黨聲勢看漲,為以往的藍綠對決帶來不同氣象,藍綠該如何保住既有版圖,或突破艱困選區?小黨該如何爭取選舉空間?READr 聚焦 73 選區過去的藍綠競爭和小黨的消長情形,提供讀者選前的觀戰守則。

除了在艱困選區推派自家候選人外,國民黨在部分艱困選區採取藍白合,禮讓台灣民眾黨;民進黨則採取「民主大聯盟」模式與小黨合作,試圖翻轉選情。

國民黨不僅在新北市第 2 選區禮讓李有宜,在臺中市第 1 選區也禮讓台灣民眾黨蔡壁如,而蔡壁如更獲得藍營大咖支持,選舉看板掛上與盧秀燕的合照,地方勢力顏寬恆也力挺出席總部成立大會。不過,藍營力挺蔡壁如的做法,也讓其他小雞不滿,原本爭取國民黨提名的劉燈鐘,改以無黨籍登記參選。

即便蔡壁如聲勢看好,但此選區仍有綠營立委蔡其昌坐鎮,其連選四屆,除了第 7 屆敗給國民黨外,第 8-10 屆接連勝選,得票率高達 66 %。為突破選情,蔡壁如主攻臺中海線建設、中火減煤無進展,蔡其昌則反批「裝睡的人叫不醒」。

而嘉義縣第 2 選區,民進黨英系大老陳明文宣布不連任,改由兒子陳冠廷接棒參選,其對手為無黨籍林國慶,過去曾為民進黨立委,上屆立委選舉改以無黨籍參戰,以 8 千票敗給陳明文;此次林國慶獲藍營禮讓、台灣民眾黨支持,舉「在野大聯盟」戰旗再度挑戰。

民進黨的「民主大聯盟」,在臺北市第 6 選區選擇禮讓社會民主黨苗博雅,該區向來是正藍軍票倉,就算苗博雅為聲量高的政治新星,但要在這區打敗深藍旗幟的羅智強仍具高難度,不僅要整合泛綠選票,還得盡量拉攏中間選民。

此外,該區上屆當選立委為國民黨林奕華,但其去年接任臺北市副市長,因剩餘任期不足 1 年缺額不予補選,引起爭議,公督盟就曾召開記者會批評林奕華沒收補選、罔顧大安區的選民權益,該爭議是否影響藍營支持度,值得關注。

同樣獲民進黨禮讓的苗栗縣第 2 選區候選人無黨籍曾玟學,受到綠營大咖支持,總統蔡英文、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接連站台,呼籲選民務必「選對的人、走對的路」。

有趣的是,桃園市第 6 選區同時被國民黨及民進黨視為艱困選區,2016 年無黨籍的趙正宇參選,獲得民進黨禮讓,以 768 票險勝,爆冷擊敗挑戰五連霸的立委孫大千。2020 年民進黨同樣支持趙正宇,其得票率達 58.44%,勢力穩固;今年該選區,民進黨再度支持趙正宇。

臺北市第 5 選區也同樣被國民兩黨視為艱困選區,過去為藍營勢力範圍,前國民黨立委林郁方連任兩屆,但 2016 年,林昶佐以時代力量黨籍參選,獲民進黨禮讓,最終以 6571 票差距打敗林郁方,選區就此翻盤;2020 年林昶佐以無黨籍參選,再度獲綠營禮讓,成功連任。

不過,這次選舉,林昶佐以照顧家人為由,宣布不連任,該區高達 10 位參選人競爭,包括民進黨吳沛憶、國民黨鍾小平、無黨籍于美人等,即便林昶佐極力輔選吳沛憶,但是否能維持綠營勢力仍充滿變數。

總統與立委選情進入最終短兵相接的關鍵時刻,READr 今年也持續追蹤 2024 年選舉候選人們的政見,目前網站已上線:2024 總統暨立委選舉政見資訊追蹤協作平台。總統大選部分更與多家媒體合作,將針對政見的提出背景做事實查核,並提供政見的專家評論、過去立場變化等相關資訊,將在選前陸續刊出。

記者:劉怡馨、陳珮瑜

設計:吳曼努

更多鏡週刊報導
2024 立委觀戰指南系列 1:藍綠佈局艱困選區、如何突圍「四連霸」立委
2024 立委觀戰指南系列 2:挑戰藍綠「鐵票」艱困選區,青年軍試圖翻轉選情
2024 立委觀戰指南系列 4:棄守艱困選區,綠營棄守金門、藍營錯失屏南翻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