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溫室氣體盼減10% 環境部長彭啟明:達標不易

在疫情期間,台灣交出經濟成長率2.6%的成績單,溫室氣體排放還保住負成長。

環境部公布最新排放清冊,2022年比前1年減排4.07%,不過時間尺度拉大一點,只比2005年減少1.77%,離2025年要減10%與2030年減24%,差距甚大,連環境部長彭啟明在參加活動演講時,都直呼要達標太難了!

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我為什麼來接下這個工作,就是我知道那個差距很大,那我有使命來做這個事情,來減小這個差距,當然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我們必須要有這個信念去完成它。」

很難做到,也不能雙手一攤,彭部長表示,除了等待新科技發展,眼前還是得拚。

環境部長彭啟明認為,「綠能的發展能夠加快,然後趕快找到一些新的科技,拚一下我認為還是有一些機會。」

學者指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揭示全球減碳的重要方向,就是讓化石燃料退場,但以目前國內能源結構來看確實高難度。但台灣設定2030減碳目標,比起歐美幾乎已經打了對折,能不能做到,端看決心。

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指出,「我們現在電力的碳排放係數一定要設法降下去,因為每度電,差不多背後代表500公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說這個不減下去的話,我們做的所有的事情依賴台電的話,我們的碳排放係數一定都非常高的。」

而反對燃煤的雲林麥寮電廠延役,環團批評政府為滿足產業用電,不惜支持火力電廠火力全開。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認為,「還是使用化石燃料,這個情況之下說要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我們認為就是緣木求魚,很困難。」

2022年在經濟成長下,溫室氣體排放還能下降,環境部自評減碳前段班,但好成績會是曇花一現嗎?眼前逼近的2025年減排10%目標,賴政府要想要達標,有可能靠努力,還是要靠奇蹟?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疫後垃圾量攀升堆置嚴重 環部:將增12座廢棄物處理設施
環境部長彭啟明首次備詢 多數委員肯定專業
彭啟明上任環境部長談碳費 努力降低企業碳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