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根除 C 肝!「一腎三高」是 C 肝中度風險族群 積極篩檢早治療

「全球消除肝炎聯盟」今年底將來台參加國際肝病研討會並檢視台灣 C 型肝炎根除現況及進度,台灣可望在明年(2025)交出亮眼的成績單,提早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為全球設定的 2030 年 C 肝根除目標。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屬於 C 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需盡快被診斷出來並加以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衛生福利部 BC 肝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簡榮南指出,「一腎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是 C 肝中度風險族群,若同時感染 C 肝且能及時治癒,除了可遠離肝硬化、肝癌,還可改善現有疾病,一舉兩得,呼籲全國各醫療院所應積極運用慢性病照護網與成人健檢進行全篩、全治。而 45 至 79 歲民眾則可主動接受政府提供終身一次免費 BC 肝篩檢。

一腎三高患者 C 肝罹病風險是常人 2 倍

肝病是國病,C 肝更是肝病三部曲與肝外病變的重要殺手。台灣在 2018 年發佈國家消除 C 肝政策白皮書,宣誓在 2025 年要根除 C 肝,早於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 2030 年。

累計至今,全台 C 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人數已突破 16 萬 5,000 人,預估明(2025)年底可治癒 18 萬人。簡榮南表示,若以地區來分,濁水溪以南的 C 肝高盛行縣市有卓越的防治成果,除了優等生的彰化縣之外,雲嘉南、高雄與屏東也都有耀眼成績。濁水溪以北的縣市則有待急起直追,如雙北、基隆與桃竹苗,而目前以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防治行動最為積極。

若以罹病風險來看,簡榮南進一步指出,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的 C 肝盛行率較高,約 6 至 8%,是一般民眾的 2 倍。這些病人若不治療 C 肝,不但有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原本的疾病還會加速惡化,因此這 3 類病人應全面篩檢、積極治療。倘若治癒,更可有助於原本疾病的控制、延緩惡化。

治療 C 肝同時改善糖尿病、慢性腎病及中風風險

研究顯示,糖尿病與 C 型肝炎會相互影響。糖尿病若合併 C 肝,會讓血糖更難控制,連帶使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病變等併發症控制不易,也會增加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

簡榮南指出,感染 C 肝的糖尿病患若將 C 肝治癒,可大幅改善糖尿病的控制,「少數病人原本需要施打胰島素,治癒後可改為口服降血糖藥物;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標「糖化血色素」平均可下降 1 至 2%;少數原本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的病人,也有機會停藥。」

國外研究也指出,感染C肝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且若感染 C 肝的時間越長,新診斷出慢性腎臟病的機會也更高,顯示不管你是否是肝病患者、還是腎臟病患者,只顧好單一器官是不夠的!

簡榮南提醒,感染 C 肝的慢性腎病不論處在哪一個階段,治癒 C 肝都能減緩慢性腎病的進展,「C 肝口服藥療效好,只要能治癒,即可延緩洗腎的風險。」另外,感染 C 肝的高血脂患者,若治癒 C 肝,也可降低冠心病及中風的風險。

健保給付藥物服用 8 週或 12 週治癒率高達 98%

簡榮南提醒民眾,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並無明顯症狀,導致容易忽略追蹤與治療,一旦發現不適,通常可能已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C 肝全口服新藥只需服藥 8 週或 12 週,治癒率高達 98%,藥費約 20 萬元,全由健保給付。提醒民眾應早篩、早發現、早治療,減少對肝臟及健康的危害。

為了積極達成全民根除 C 肝,衛生福利部加碼多項利多,今年起提高成人預防保健 B、C 肝篩檢的服務費用,由 200 元提升至 370 元,國健署也積極推動全台地方衛生局加強 C 肝防治,預計明年底前達成 90% 的 C 肝篩檢率,並壓線達標完成世衛組織的要求。

文 / 賴以玲  圖 / 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