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將成為世界轉捩點,我們能留給「α世代」哪些社會願景?

文:陳冠豪(畢業於中山大學財管所金融創新產業碩士,投入永續領域已經5年,目前致力於推動影響力評估,具有多個永續專業執照,並於2023年取得國際社會價值協會的高階執業師,成立捷影永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續協助企業、非營利組織透過影響力數據管理永續專案)

阿法世代(Generation Alpha,α世代),即2010年後出生的一代,將繼承一個充滿未知挑戰的未來。這個世代的孩子們生於數位時代,卻同時承載著疫後產業變化、氣候危機、國際衝突,以及愈發嚴重的經濟不平等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留給他們的世界是一個急需創新思維和解決方案的世界,將必須利用其數位天賦,面對這些問題,並塑造一個更加公正與永續的社會。

當我們思考今天的決策時,必須意識到這些將影響他們一生的問題,並承擔起幫助他們準備應對這些挑戰的責任。

隨著2030年迅速逼近,我們回顧了聯合國制定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發現許多目標仍舊原地踏步。在這樣的緩慢進展下,影響生存關鍵的社會問題變得更加棘手,從戰亂中湧出的難民危機到青年失業、弱勢家庭的掙扎,再到身心障礙者的職場困境,這些現實正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但我們是否僅將這些挑戰視為遙遠的背景噪音,而忽略了尋求改變的路徑?這會是我們想要傳承給α世代的世界嗎?展開行動,或選擇不作為,都將成為他們未來的起點。

願景一:導入創新資本,解決捐贈難題重

面臨著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台灣的社會福利體系迫切需要資源上的突破口。

目前,主要資源來源仍依賴於政府撥款和民間捐助,但這些途徑正受到嚴峻挑戰。根據財政部113年度預算書的統計,台灣將近27.5%的財政資源,約每年8000億元,被分配到社會福利領域。然而,扣除掉保險與津貼,當中用於支持地方的身心障礙者、兒童、少年、老人及婦女福利服務的經費僅有87.1億元,這一數字與整體財政支出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更令人擔憂的是,根據台灣公益責信協會統計報告,民間捐贈在2023年因經濟衝擊而大幅減少35%,從1097億元降至716億元,且捐贈依然主要集中於知名度較高的慈善組織,許許多多既存的邊緣族群,依然在灰色地帶苦苦掙扎。

這種狀況顯現了,社會議題正面臨著一個迫切的需求:社會福利資源必須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與挹注資源。因此,創新資本的角色變得至關重要。一方面,隨著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原則日益受到重視,企業開始根據GRI 413的指引,更加關注於其活動對於周邊社區與弱勢群體的正面影響,並逐步增加對這些領域的永續捐贈。

另一方面,商業資本也正在轉變,特別是在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領域,投資者開始尋求在部分讓利的情況下,為帶來正面社會影響的項目提供支持。這不僅打破了依賴傳統捐助的模式,還為社會福利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

如今,台灣面臨著將社會福利體系轉型的絕佳機遇。通過吸引更多創新資本,不僅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和穩定的資源,還可以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社會福利事業的積極性。這樣的轉變將使社會福利不再僅依賴於政府和單一捐助者,而是成為一個由多元參與者共同推動的永續發展項目。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方的參與都將對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包容且永續的社會產生正面且積極的影響力。

願景二:善用數據的力量,創造改變

「寧願大致上正確,總勝過精確的錯誤」,經濟學之父凱因斯的這句經典名言,凸顯了數據在決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從個人到企業,再到國家層面,數據是聚焦與管理的基石。在這個數位轉型與資訊發達的時代,企業尚能夠借助財務數據做出精準的決策,而社會議題同樣需要這樣的數據來支持決策。

傳統上,通常以活動參與度、服務對象數量等來進行評估,我們經常稱作產出(output)數據,透過產出數據來決策是一種較為被動的管理方式。更為關鍵的問題是,這些活動和服務是否真正帶來了改變,如弱勢群體的心理壓力減輕、青少年的自信提升、家庭關係的改善等,我們可將這些改變稱為成果(outcome),是真正需要致力達成的積極目標。

目前,台灣針對成果的數據應用尚未深入探究,與國際上的一些先進模式相比,尚有相當大的差距。在英國和日本,國家層面的成果指標資料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透過這些數據的分析結果,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優化社會服務的成果。

此外,數據的運用還能加強創新資本與投資目標間的溝通,例如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所建構的IRIS+資料庫,就廣泛受到投資機構與社福組織使用,數據能為社會議題促進更多合作,並為決策者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從而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

因此,我們需要更加積極地運用數據,以開啟社會創新的新篇章。透過建立專屬台灣的數據資料庫與成果指標,不僅能夠促進社會服務的有效管理,還能激發更多創新的思考,引導社會服務走向更具成效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數據不僅是信息的來源,更是推動社會正向改變的重要動力。

願景三:創新政策解方,促進社會永續

導入創新資本與數據決策模式,不僅僅是對未來議題更多元的解方提供基礎,更有利於創新政策的推動,一個健全的社會體制,必須有永續性的發展模式,僅倚靠政府補助與慈善捐款,是較難解決長期性議題的,如何透過創新的政策,導入財務資本的力量,成為新世代的改變力量,是相當具備迫切性的問題。

在永續發展的浪潮之下,企業與投資機構越來越重視其投資所帶來的效益,而其中影響力投資便是很重要的趨勢之一,影響力投資即為注重在創造財務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投資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以華人較為能夠理解的詞彙,即為「義利兼具」,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統計,2022年全球影響力市場規模已突破1.164兆美元,足見其資本與發展潛力之大。

如何善用政策解方促進社會永續?在國際上,開始從政策角度發展出了許多創新的方案,來有效導入民間資本,解決棘手的社會問題,在英國發展出的「為成功付費Pay for Success」即為相當有效的融資工具,以實際證據與成果作為主要標的,來進行投資運用。

過往的社會服務,都需要依靠政府支持才能進行,透過創新政策的推動,能夠換一個方式,先由民間投資某項社會服務方案,在達成設定的成果目標後,政府才需支付費用給投資人,這項方案能夠導入民間企業的管理機制,更能為政府緩解龐大的財政壓力。

抑或著,能夠採行「社會影響力擔保Social impact guarantee」的創新機制,由民間資金作為擔保方,讓政府或企業、投資人能夠先出資執行社會服務,若沒有達到設定的成果,就由擔保方來負擔這筆費用,透過這些方式,都能夠有效透過投資來驅動社會問題的創新解方。

在美國,類似上述機制的職涯影響力債券(Career Impact Bond)受到了廣泛的注意,拜登政府更是已宣布了基礎設施和就業計劃中,將以數十億美元用於勞動力發展,重點即是採用「基於證據的方法」的「下一代培訓計劃」。

知名的英國社會金融組織Social Finance,更募集了4000萬美元的UP基金,該計畫受到許多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例如Blue Meridian Partners就是一個大型投資者,其捐贈合作夥伴包括比爾和梅琳達蓋茲基金會、鮑爾默集團和謝爾蓋布林家族基金會。職涯影響力債券(Career Impact Bond)核心精神即同樣是採用了「為成功付費Pay for Success」。

「為成功付費Pay for Success」的機制相當單純,卻十分有效,他們提出了讓失業者來參加培訓,培訓費用由投資人負擔,當成功受訓並就業並取得一定薪資門檻,這些成功就業的人們即可用工作薪水支付給投資人培訓費用和報酬,若沒有成功就業則由投資人吸收這筆費用。

這套方法成功吸引了民間資本的挹注,更讓許多失業者重新找到人生的軌道,透過金融的解方,創造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力以及經濟效益。

創造下一世代的改變,從此刻開始

在這個關鍵的歷史轉折點上,我們站在未來的門檻前,回望過去,又凝望著未來。

阿法世代(α世代)的孩子們,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望,他們是希望的象徵,也是改變的種子。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次的努力,都在為他們塑造一個將要踏入的世界。這不僅是一份重大的責任,更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將這個世界,變成一個更好的居所。

我們面臨的挑戰,無疑是艱鉅而複雜的,從氣候變遷的威脅到社會不平等的擴大,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現在就採取行動,而解決方案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創新的資本、數據的力量、政策的改革。

這不僅是技術或政策上的轉變,更是心態和文化的轉變,是我們對下一代負責的表現。讓我們將這份希望和行動的種子,播種在α世代的心中,並一起守護它們成長,直到有一天,他們能夠自豪地繼續我們的工作,創造一個比我們今天所能想像的,還要美好的世界。

延伸閱讀
普亭訪中解讀:「鐵桿兄弟」習近平和普亭,已不再是平等的伙伴關係
肺炎鏈球菌感染數創三年新高,疫苗接種該注意什麼?感染科醫師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