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會有一堆公司被洗掉!」林平康揭AI商戰:台灣的機會在東南亞

生成式AI近年迅速發展,除了科技產業廣為應用,更導入行銷工作創造新商機。出海智慧(SEAbizs)董事長林平康19日在「我對2100年的想像」爐邊座談指出,生成式AI大爆發加劇電商在互聯網的競爭,未來3至5年是台灣品牌的決勝階段,而唯一機會就在東南亞,因此他建議台灣品牌應建立整合生態系,提供更完整的商品內容與服務,才有機會在國際賽打群架。

陽明山未來學社19日舉辦第一場「我對2100年的想像」爐邊座談,由育秀教育基金會、Knowing新聞、幣特財經、鍶科技、風傳媒擔任協辦,除了邀請林平康分享台灣品牌的未來挑戰及趨勢,未來也將邀請Kneron創辦人暨董事長劉峻誠、稜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張書維、幣託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光泰等人座談。

從互聯網第一代開始接觸網路的林平康分享,1999年他在China.com的時候是WEB1.0,屬於貼文、佈告欄時代,2004年他到雅虎(Yahoo),傳統式網站開始有臉書(Facebook)競爭,屬於社交式WEB2.0,直到4、5年前他創立出海智慧,才是WEB3.0的人工智慧(AI)時代;互聯網在20年間快速發展,而他這20年間也在第一線協助客戶數位轉型及導入行銷工具。

林平康表示,近2年生成式AI大爆發,加速了WEB3.0到WEB4.0的進程,也加劇了電商、科技在互聯網的競爭,雖然座談要預測2100年的網路商務發展,但他認為2030年就會有一堆公司被洗掉,大者恆大的企業也會出現。「這3到5年是台灣品牌及新創業者的決勝階段,如果沒有做到市場成績,接下來面對GPT進化及網路軍備戰,台灣是不容易跟上的。」

生成式AI興起 林平康籲企業追求「數位躍進」

談及台灣最早將AI結合行銷的公司Appier,曾在2014年加入Appier的林平康指出,Appier當初的成功就來自於使用傳統AI,彙整客戶線上線下的數據,建立客戶資料庫,預測客戶喜好做廣告推播,進行再行銷與拓客,這是當年Appier在日本上市的技術,屬於判別式的AI,後續還是需要人工貼標、寫文案、創建頁面,才能依照客戶喜好推薦商品,但近年生成式AI的出現,不僅可以直接貼標,也能直接生成網站推薦商品。

林平康也提到,近日蘋果(APPLE)的AI策略打算與Open AI公司合作,卻被馬斯克揚言要封殺,就是因為APPLE會在裝置寫入小模型,紀錄用戶的使用習慣,再把資料丟到GPT大模型分析,最後把生成後的推播丟回給客戶。雖然個資基本上不會外洩,但某些模型就會被優先選走,所以馬斯克才會提出特斯拉集團要禁用APPLE。

林平康說,目前大型語言模型(LLM)都被美國掌握,台灣廠商不容易做LLM,只能做小型語言模型(SLM),但也必須得做;台灣廠商要能掌握SLM,加上應用LLM的大架構,包括NVIDIA的軟硬體,如何產業應用、新創與操作,是台灣團隊這幾年能夠努力的方向。此外,生成式AI近年興起,企業也要追求「數位躍進」,除了導入數位化的工具,更要追求成效,像是創造新業務、新流量及新型態成長模式,增加用戶體驗與商品拓展。

強調整合生態系重要性 林平康:不要比低價、要打團體戰

林平康進一步指出,數位躍進分為4個階段,第一為數位轉型「導入數位工具」,第二是「科技加強」,創造數位動能,像是會員回購、增加新粉絲等,第三「創建平台與互動」,在科技與業務促成生態系平台,第四則是「科技要為了生意存在」,將銷售、通路與服務結合,變成一個商業模式。

「東南亞是全世界品牌最後一塊淨土,也是台灣品牌接下來3到5年的唯一機會。」林平康解釋,東南亞有許多國家卻「異中求同,同中求異」,每個國家都不太一樣,卻又有一些共通點,人民對於手機品牌、社群軟體的使用習慣都不一樣,所以中美廠商都難以攻下東南亞。如果台灣品牌在這幾年成功融入東南亞,就會有成長動能;反之,就會再次被美國、中國品牌霸佔。

不過,林平康亦指出,東南亞競爭的並非高科技數據,而是整合生態系的應用,尤其是零售商整合生態系,但「不整合就是台灣最大的問題」,沒有組成生態系就打國際杯,所以建議台灣品牌在東南亞要打團體戰,加強商品、內容、服務的競爭力,而不是到東南亞比低價。林平康表示,他目前正在打造亞洲第一的中高階生態系,預計在東南亞驅動一千多個品牌,以及一萬多個商家,包含服務、銷售、維運、行銷,其中他最重視的一項,就是「政府合作」。

想像2100年 林平康稱將進入通用式AI時刻

針對2100年的想像,林平康認為,未來將進入「通用式AI」的時刻,製造與生成會加入「時間」的維度,WEB4.0也會加入時間的序列,且很快就有可能會發生。舉例來說,生成式AI未來可能會產出用品像器官、寵物等,而4D列印會加入時間的序列,因此器官將隨著時間衰退,寵物也將隨著時間成長,產出的物品都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至於WEB5.0,林平康認為,AI將變成「ASI+Organoic Intelligence」超級AI,未來可以用人腦控制AI,比如一個人腦能控制20個數位分身,每個分身過不一樣的生活,接收者也能感受到不同分身的情緒、刺激多巴胺,甚至豐富自身的生活經驗。

林平康分享,過去有人稱網路為毒品,他7年前代表Appier到印尼出席「亞洲市場論壇」,也有人用「AI會讓人類毀滅」攻擊他,但他相信人是唯一被神賦予有良知可以管理眾生的生物,因此AI是可以被管理的。林平康也再次強調,建造生態系非常重要,台灣接下來一定要「創造共享聯盟」,他也將帶領台灣品牌一起到東南亞打群架。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