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 彭啟明坦言達不到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碳費費率即便是0元,也是希望它能盡快上路,讓企業能趕緊熟悉。(劉宗龍攝)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碳費費率即便是0元,也是希望它能盡快上路,讓企業能趕緊熟悉。(劉宗龍攝)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挑戰,台灣也將訂下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但為實現非核家園,台灣核電廠陸續除役,國內也掀起核電廠延役與否的討論,環境部長彭啟明3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重申,堅守《環境基本法》非核家園目標,但也坦言,2050年淨零排放,「現實來看根本達不到,台灣也可能一樣」。

彭啟明表示,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要求2030年前綠能成長3倍,僅少數國家倡議沿用核電或採用核融合、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等新核電技術,環境部會留意各種有利淨零路徑方式,如果新核電技術按開發商期許,其衍生核廢料問題、環境衝擊不大,「我們或許也可以考慮」,SMR或核融合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商轉,台灣須待新核電技術商轉無虞,再開始採用。

彭啟明強調,目前並未有任何關於核電廠延役的考量,所以就是遵守《環境基本法》非核家園,他也建議應持續發展綠能。

使用綠電外界難免擔憂電價上漲,但他強調,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成本開始下降,如算入碳定價,再生能源會比化石燃料便宜。只是台灣電價相對便宜,減碳誘因不如其他國家高,值得多加留意,但電價調漲與否須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亦是經濟部職權,將予以尊重。

「非核家園」能否達成2050淨零排放?彭啟明坦言,2050年淨零排放是全世界目標,「現實來看根本達不到,台灣也可能一樣」,但如果放棄,就沒有結果,他希望台灣盡快追上,盡量不落後太多。

碳費也是達成2050淨零排放手段,第4次碳審會7月才開,彭啟明強調,碳費徵收牽涉申報、審查自主減量計畫,環境部跟企業都是首度執行,他希望碳費今年就開徵,先讓各界熟悉碳費制度,「縱使0元沒關係,我也要收」,但碳費不是最好制度,更期盼任內達成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

另外,環境部針對水泥、鋼鐵產業適用「碳洩漏風險係數值」,相當於碳費打2折,也引發環團質疑。他解釋,為避免氣候通膨,但也會讓碳洩漏風險係數值退場。環境部會跟上國外腳步,參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避免企業因不公平競爭衍生影響。

此外,針對地面型太陽光電案場納入環評進度,彭啟明表示,之後會與經濟部統一公布各類型光電案場開發的限制,下半年也會啟動調查,了解光電在國土占比對環境生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