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228年以來最早「夏至」! 北回歸線通過處正午出現立竿不見影奇觀

6月21日是「夏至」,這天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日。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受天體運行與曆法規則影響,事實上每年夏至時刻都略有不同,通常會在6月21或22日,而今年的夏至落在6月21日4點51分,是自西元1796後,228年來最早的一次!

夏至當天,北極圈區域皆在永晝範圍內。圖/台北市天文館提供
夏至當天,北極圈區域皆在永晝範圍內。圖/台北市天文館提供

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夏至在天文學上是指太陽運行至黃道90度的時刻,一般常認為「至」是「到達」,而將夏至解讀為夏天到來,但事實上「至」代表「極點」,夏至指的是夏季正午的太陽達到最高點的意思,也正如古人的觀察,夏至這天,北半球是一年正午時太陽仰角最高、白晝最長和夜晚最短的日子。

以台、北為例,夏至白晝長達13小時42分,比冬至時的10小時34分足足長了近3小時,在北回歸線通過的嘉義水上和花蓮玉里等地,夏至正午甚至還會出現「立竿不見影」奇觀!

而之所以今年是228年以來最早的夏至,主要是拜「閏年」所賜。夏至的時刻在規律中有著複雜的變化,由於太陽每隔大約365.2416日會通過夏至點,比平年的365天略多一些,因此夏至通常每年都會延後約6小時,但閏年時因為多出2月29日,所以反而會比前一年提早約18小時,今年2024年即為閏年,再加上其他複雜的曆法修正規則,使今年出現了228年以來最早的夏至。

而北半球「永晝」的範圍也會在夏至這天達到最大,北緯66.5度以北的地區都將渡過「白晝之夜」,在北緯48.5度以北,如倫敦、巴黎、溫哥華等地,即使太陽西落,整夜也都可以看到黃昏時才該出現的「暮光」。

夏至有句諺語「夏至風颱就出世」,表示夏至過後,代表梅雨季節已結束,颱風季節即將來臨,民眾要多加注意天氣預報,小心防範!

969-2150年夏至時刻變化圖。 圖/台北市天文館提供
969-2150年夏至時刻變化圖。 圖/台北市天文館提供

◎小知識:夏至為何不是夏天最熱的一天?

北半球太陽直射最北的「夏至」,在每年的6月下旬。理論上,這天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最多,但為什麼北半球的夏季卻要到7、8兩個月份才是最熱的時候呢?

中央氣象署說明,地球溫度並不是由接收到的能量多寡所決定,而是由「接收到的能量」和「耗散的能量」兩者的「差」所決定的,當能量收入大於能量支出時,系統內能量會隨時間增加,溫度就會持續上升。

「夏至」時太陽直射最北,此時北半球接收的能量最多,在此之後的一兩個月,雖然太陽直射的緯度開始往南移動,北半球接收的能量開始慢慢減少,但接收的能量仍然大於放出的能量,此時溫度仍然會持續上升。直到某個時間點,北半球放出的能量開始超過接收的能量,此時北半球的溫度就會開漸漸下降,這個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就是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相等」時候,是北半球溫度達到最高的時候,也就是每年的7、8月。

看更多節氣「夏至」相關影音:
夏至炎熱易中暑 林可彤示範瑜伽魚式、腹式呼吸、靜坐 三分鐘健身操冷靜身心回復平衡
夏至養生食補這樣吃 香菇紅棗蓮子燒雞降心火養心神
夏至養生食補這樣吃 腐乳牛肉空心菜 健脾袪濕清熱解毒
芒種濕熱消化不良 林可彤示範瑜伽脊椎扭轉式、抱膝式、弓式 三分鐘健身操幫助腸胃蠕動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海鮮鳳梨炒飯酸甜解膩高顏值上桌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泰式海鮮黃瓜 藿香清涼預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