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m的迴聲」出版 阿里山林鐵人文生態紀實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9日電)阿里山林鐵7月將全線通車,林業署今天宣布「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專書將開賣,以文字、攝影帶領人從林鐵的載運史、帶動經濟發展歷程,一站一故事領略生態人文。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舉辦「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新書發表會,由林業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著手完成、出版,計有中文、英文及日文3種語文版本,7月3日起在各場新書推廣活動、國家書店及五南文化廣場,以及北門車站、竹崎車站、阿里山車站與林鐵及文資處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同步開賣。

林業署署長林華慶說,全書5個章節、7個故事、21個車站,讓讀者除了透過媒體報導已經著墨的工法、歷史等面向,進一步深入了解林鐵百年來沿線居民、遊客、職人與林鐵間生動、細緻的往來影響與交織,一覽阿里山到嘉義軸帶沿線脈絡的生態與林業文化意涵。

林鐵及文資處處長黃妙修是推動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的靈魂人物,她說,這本書由林鐵及文資處管理師吳明翰拍攝、執筆,搭配執行主編古庭維完成,全書不只有火車,多了人文、生態、土地的關懷,透過四季不同光影的掌握,將山景、各式火車,以及追火車、修火車、看火車的人,還有山間居民、耆老等都捕捉入鏡。

她並說,一本好的攝影紀實除了運氣好,努力絕對少不了,過程中為了光、影、生命的展現,可以重拍6次、8次,包含猴子、狗、雞、鴨等動物都在絕妙時機靈動入鏡;過程中也可見迷上阿里山林鐵的韓國及澳洲旅人、日本鐵道迷;這本書可以讓人感受到林鐵百年來的光榮、全線將通車的感動,並重新認識當代林鐵。

吳明翰說,他從2018年進入林鐵及文資處,與旅人、國際參訪團、媒體資深攝影工作者的互動,還有期間許多人協助他了解當地的歷史、生活,包含古庭維深諳日文的老父親、當地耆老等,讓他了解、掌握如何拍攝及寫作「阿里山林鐵」這個浩瀚的主題。

吳明翰並說,古庭維是讓這本書「從小孩轉大人」重要人物。古庭維則說,其實很多要求,來自黃妙修的堅持。林華慶呼籲民眾搭阿里山林鐵前,先買「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這本書閱覽,可像魚骨擴散開來般,先深入了解沿線軸帶全生態。(編輯:陳政偉)1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