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做大!立院三讀通過長照法修正案:調高遺贈稅、菸稅,增288億財源

餅做大!立院三讀通過長照法修正案:調高遺贈稅、菸稅,增288億財源

立法院院會今(11)日下午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第15條、第22條、第62條及第66條修正案。針對第15條第二、三項設置長照基金部分,確定將調高菸稅、遺產稅與贈與稅以浥注長照2.0財源部分」,預計可增加288億預算,整體經費規模可達465億,而每包菸估計將漲20元。表決時也出現難得一見的「藍綠合作」,80人出席76票贊成,而時代力量4人則投下反對票。 根據修正通過第15條條文,中央主管機關為提供長照服務、擴增與普及長照服務量能、促進長照相關資源之發展、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充實並均衡服務與人力資源及補助各項經費,應設置特種基金。基金之來源如下: 一、遺產稅及贈與稅稅率由百分之十調增至百分之二十以內所 增 加 之 稅 課 收入。二、菸酒稅菸品應徵稅額由每千支(每公斤)徵收新臺幣五百九十元調增至新臺幣一千五百九十元所增加之稅課收入。三、政府預算撥充。四、菸品健康福利捐。五、捐贈收入。六、基金孳息收入。七、其他收入。依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增加之稅課收入,不適用財政收支劃分法之規定。基金來源應於實行2年後檢討,以確保財源之穩定。 針對第15條長照財源,下午表決時先針對時代力量提出遺產稅應訂門檻修正動議表決,但以55票反對,15票棄權,4票贊成,提案未獲通過,接著表決民進黨、國民黨所提之修正動議,80人出席,76人贊成,反對4人通過提案,會場難得一見兩黨同舉「贊成」字板,但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林為洲強調是有「附帶決議」。 立法院院會下午繼續處理長照法修正案,針對第15條設置長照基金部分,親民黨立委陳怡潔發言表示,行政院編列預算縮水100多億,僅從調高贈與稅及菸稅,財源不穩定,應長期規劃。國民黨立委陳宜民發言表示,蔡政府以稅收做財源,容易受到景氣及民眾節稅影響,長照基金來源應實施2年後檢討,檢討財產可行性,以確保長照基金來源可長可久。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也指出,菸稅、遺贈稅是機會稅,不穩定更有可能逐年遞減,連民進黨立委都認為如果以菸稅、遺贈稅只能走4年,長照1.0走了10年,若滾動式逐年修正,這樣的長照政策怎可能做得好?稅收若下降,公務機關也無編列預算義務,行政機關變成「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升級版長照是「空殼長照」,看得到用不到,不符很多人期待。邊走邊修正會讓長照機關非常痛苦,照服員人力也可能再度減少,衛福部等單位不知控管好了沒有。 民進黨衛環委員會召委吳玉琴表示,財源和解決現有機構存在問題是這次長照法修法重點,民進黨是務實提出現有稅源增加,今年政院提出177億,已較過去增加了3倍預算,因而修正第15條,遺產稅增加到20%,財政部估計可浥注63億,菸稅可浥注225億左右,這就是明確的財源。 吳玉琴表示,時代力量修正案未訂定明確稅率標準,恐怕也會引起社會恐慌,也可能因此有更多避稅的稅損。至於是不是「吸菸救長照」?這確實有討論餘地,但台灣的菸價和國際比起來是低的,過去也希望提高菸價降低吸煙人口,在98年漲菸價吸菸人口也確有降低,因此菸稅是最好的財源。 吳秉叡表示,第15條修正談到基金財產,從明年公務預算再增加15%,20%2個級距,可增加63億財源,財政部估計增加的菸稅有225億,總針465億,當然不是這樣就絕對足夠,但也必須隨著據點數量長期增加,錢才發得出去,四年內財源絕對沒問題,甚至前二、三年還可結餘支應第五年。 吳秉叡也說,菸稅增加吸菸人口減少1/5,雖然有人開玩笑吸菸救長照,但這其實是「一魚二吃」,請在野黨立委放心,我們能做到的儘量去做。 為何短期不走保險制?吳秉叡說明,因為台灣的稅捐如全民健保等各式社會保險,都是從薪水結構增加,如果增加長照保險,老闆也不敢加薪,希望將來薪水逐漸增加,不會被延宕。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則說明,新政府擴大長照,時代力量是表示支持,而預算從330億縮水到177億,現實困難就是財源。 他表示,稅收制改革時力可以同意,但增加遺產、贈與和菸稅,時力認為,應該在總預算調配,而不應綁著特定稅收,應考量國家整體租稅改革,也可了解長照財產穩固的苦心,但是不是適當從長照財源處理稅率,這牽涉到過去馬政府把稅率從50%調降至10%,對世代正義造成太大傷害。 黃國昌表示,未來要改成什麼級距,應在遺產與贈與稅修法再討論,不應綁在長照法中框限,因此提出修正案支持遺產贈與稅不應設制門檻。 至於國民黨立委顏寬恒提出第19條修正案,納入三等親照護者可領照護津貼案,以鼓勵照顧家人,但民進黨則表示反對。最後表決以23人贊成,58人反對,提案不通過。 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說明,顏寬恒版盼三等親視為長照人員支領津貼,根據衛福部估算,以全部失能人口73萬估算,每月支領5000元給付,1年須費173億元占了長照財源的一半,根本無法支應。 另一方面,她表示,不支持是因為修法若通過等於把女人綁在家裏,反造成貧窮化;民進黨立委陳曼麗則表示,若家裏有人需照護,建議照護者先去受訓,這樣不只照護家人,也可以照護社區其他的人,照護者就可以去領薪水,接受指派照護,成為社區式照顧的支撐,「有領收入請他先去拿到執照,這樣就可以照顧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