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件含鉛、6件防護力堪慮!消基會檢測20種口罩結果出爐,4招自保
隨著桃園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國人對於新冠肺炎的疫情轉趨緊繃,口罩品質也更引人關注。消基會檢測雙北市20件口罩,結果發現有6件的防護效率低於80%、3件重金屬鉛過高,更有19件口罩驗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恐影響健康。
戴口罩已是全民日常,廠商推出各種色彩繽紛的口罩吸引大眾目光,雖然能為生活添加樂趣,但是否隱藏有害物質?防護功效又如何?在疫情緊繃的當下,更受到大眾關心。消基會12月份針對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大賣場、連鎖藥妝店和電商平台購買20件口罩樣品,檢測重金屬鉛、鎘、六價鉻、鎳、砷、汞和部分偶氮染料,以及游離甲醛、塑化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並測試口罩的PM2.5過濾效率,換算成「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結果發現,市售口罩品質參差不齊。
3成口罩對病毒防護效力堪慮
在口罩最重要的防護效果上,消基會將20件樣品的PM2.5過濾效率結果換算成「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消基會檢驗長、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解釋,這是因為CNS14774的外科手術口罩一級防護的「次微米粒子防護效率(%)」,正好可以過濾掉病毒大小的微粒,因此消基會主張,標檢局和食藥署應與時俱進,考量病毒大小,將過去醫用口罩細菌過濾效率(細菌攔截大小約3.0μm)的標準,修訂為病毒過濾效率(生物體病毒遮斷約0.1~5.0μm),才能進一步做好新冠病毒的防疫。
依此標準,消基會指出,結果發現有20件樣品中有6件未達80%以上,也就是說,消基會認為,有3成口罩隔絕新冠病毒不夠力,分別是:
(圖片提供 / 消基會)
1.KNH-康乃馨立體醫療口罩(未滅菌)-紅色款
2.愛貝恩醫用口罩(未滅菌)-鑽石黑武士
3.善存醫用口罩(未滅菌)-緋櫻粉
4.順易利醫用口罩(未滅菌)-橘色
5.永猷醫療用口罩(未滅菌)-橘色
6.恒大優衛醫用口罩(未滅菌)-檸檬黃
3口罩表面含鉛,恐影響兒童發育
由於彩色口罩的染色劑和彩繪印刷可能含有重金屬,因此消基會也檢驗了口罩包括鉛、鎘、鉻、銻的殘留,其中鎘、鉻及銻都沒有檢出,但是有3件樣品的外層部位檢出「鉛」,含量為6〜11mg/kg。分別是:
1.南六醫用口罩(未滅菌)-全黒款
2.美德醫用口罩(未滅菌)-嘿嘿黑
3.丰荷一般醫用口罩(未滅菌)-兒童紅線聖誕紅。
鉛對於身體多種器官會造成傷害,尤其影響發育中的兒童最大,恐怕會影響中樞神經發育。如果參考CNS15290「紡織品安全規範(一般要求)」中,規範12歲以下兒童用紡織品表面圖層之含鉛量不得超過90mg/kg,口罩的鉛殘留量並未超標,但消基會認為,口罩畢竟與口部接觸的機會相當大,標準應該應視年齡分級給予不同的防護標準,因此,若再參照國際環保紡織協會與皮膚接觸產品中鉛的規範為1mg/kg,這次測得的3件樣品顯然是超過了相關標準。
(圖片提供 / 消基會)
9成口罩含揮發性有機物 恐刺激眼睛、皮膚
揮發性有機物(VOC)經常存在於紡織品、皮革、塑料及黏著劑等產品中,釋出的VOC主要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及醛類等,長時間吸入可能會有頭暈、噁心、呼吸困難及刺激,嚴重的話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系統、肝腎、肺部與胎兒病變。消基會測試20件口罩的各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結果只有1件沒有測到VOC,其他19件都測到1~9種常見的VOC,每件樣品平均測到4種VOC。
防疫期間,大眾幾乎長時間配戴口罩,若口罩含有重金屬,透過手部或口部接觸,都可能不慎吃到,恐怕危害健康,尤其許多學校仍要求孩童全天配戴口罩,可能吸入各種揮發性有機物,或是不慎反戴,長時間讓含鉛材質的口罩接觸口部,可能將鉛吃下肚,因此消基會也呼籲,應該提高口罩產品的各項安全標準。
食品藥物管理署醫粧組科長吳正寧指出,依照消基會的檢驗結果,目前這些口罩產品並沒有不符合標檢局CNS的標準,但若為大眾健康考量,日後是否加嚴,相關國家標準仍需與標檢局研議。
日常使用口罩 4招自保
至於一般消費者該如何自保?消基會建議4個重點:
1.購買時應選用標示完整的商品。
2.彩色口罩在製程上若有使用染料,消費者對染料安全有疑慮,建議優先選購白、藍、綠等內層為無色的產品。
3.使用後要廢棄的口罩屬於一般垃圾,消費者應確實分類丟棄,勿成為環境負擔。
4.新購入的口罩若以塑膠袋密封,可以先拿出幾片,在空氣中擺放一陣子,使VOC得以揮發,亦須儘快使用完畢。
延伸閱讀:
保溫瓶用20年讓男「鉛中毒」身亡?別被假新聞誤導,毒物專家教你怎麼用才安全